[发明专利]基于最优结构搜索的神经网络动态加速平台设计方法及神经网络动态加速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75975.0 | 申请日: | 2019-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4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虞致国;马晓杰;顾晓峰;魏敬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N3/0464 | 分类号: | G06N3/0464;G06N3/063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最优 结构 搜索 神经网络 动态 加速 平台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神经网络动态加速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端和硬件加速端;
控制端用于训练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根据子神经网络所反馈的推论准确率以及预先设置的准确率精度要求,对子神经网络的结构进行更新并生成子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并对更新后的子神经网络进行再训练生成权重参数,同时生成配置文件发送至硬件加速端,配置文件包含子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与权重参数;当硬件加速端返回子神经网络推论准确率稳定以后,控制神经网络不再进行子神经网络的更新,即搜索到硬件加速端上的子神经网络的最优结构;
所述子神经网络为需要在硬件加速端进行推论加速的神经网络;
所述硬件加速端为使用ASIC实现的子神经网络硬件推论加速器,其接受控制端生成的配置文件,完成对子神经网络的硬件实现,并加速子神经网络的推论过程,同时把子神经网络的推论准确率反馈给控制端;最终达到对子神经网络最优结构搜索并完成最优结构的子神经网络的硬件推论加速过程;
子神经网络的结构包括卷积层层数、池化层层数、全连接层层数、卷积层的结构、池化层的结构以及各层的连接方式;卷积层结构包括卷积核数目、尺寸、步长,池化层结构包括池化窗尺寸、步长;
配置文件中的参数包括:
卷积层层数、池化层层数、全连接层层数、各层的连接方式;
卷积层的结构:卷积核数目、尺寸、步长;
池化层的结构:池化窗尺寸、步长;
再训练过后的子神经网络的各权重参数;
存储器的地址、存储器访问模式;
硬件加速端包括数据输入模块、配置缓存模块、核心计算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其中核心计算模块包括卷积计算单元、池化单元、线性计算单元、分类单元;其中卷积计算单元、池化单元、线性计算单元的数量分别与配置文件中的卷积层层数、池化层层数、全连接层层数相对应;卷积计算单元的硬件结构由配置文件中的卷积层结构参数决定,池化单元的硬件结构由配置文件中的池化层结构参数决定;核心计算模块中各单元的硬件连接方式由配置文件中的各层的连接方式所决定;
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数据通道数,将数据分为n个单通道数据块,所述配置缓存模块用于缓存控制端上生成的配置文件,所述核心计算模块使用卷积计算单元中的m个卷积核依次对n个数据块以步长k进行卷积,生成m个特征图,m,k分别代表卷积计算单元中卷积核数目、卷积步长,分别与配置文件中的卷积核数目、步长相对应,并传输给池化单元经行特征抽样,之后通过线性计算单元和分类单元产生分类结果,同时计算子神经网络的推论准确率,最后通过数据输出单元输出分类结果和推论准确率;
在控制端,控制端的控制神经网络为递归神经网络,递归神经网络的计算流程如下:
A1)输入xt和ht-1分两路计算,一路对xt和ht-1相乘生成本级记忆单元ct,其中xt为子神经网络反馈的推论准确率和准确率精度要求所合成的序列,ht-1为前一次控制神经网络输出的子神经网络结构参数;
A2)对上一步相乘结果使用激活函数ReLU进行激活,进行ReLU(ht-1×xt)操作;
A3)另一路先对xt和ht-1相加并用激活函数tanh进行tanh(ht-1+xt)操作;
A4)上一步结果与前级记忆单元ct-1相加;
A5)再次使用ReLU激活函数激活,进行ReLU(tanh(ht-1+xt)+ct-1)操作;
A6)两路结果相乘后输入sigmoid函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
ht=sigmoid(ReLU(xt×ht-1)×ReLU(tanh(ht-1+xt)+ct-1))
ht为代表控制神经网络输出的子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9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