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5333.2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0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灵署;王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曼迪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8 | 分类号: | B29C45/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针式 热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包括驱动气缸、阀针连接结构,驱动气缸包括气缸盖、气缸底座、活塞,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输出端,气缸盖与气缸底座从气缸的两端将活塞本体密封在气缸内腔中,阀针连接结构包括阀针定位连接杆,阀针定位连接杆的一端与伸出气缸底座的活塞输出端连接,阀针定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阀针连接,活塞通过阀针定位连接杆推动阀针往复运动来实现阀针封闭或开启模具分流板内的出胶口。本发明采用阀针连接结构调节阀针的位置,具有阀针位置可调以及适用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属于阀针式热流道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阀针式热流道系统采用无法调节阀针位置的,目前的近距离胶点位距均超过30mm,而且出现气压不足等情况,因此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阀针封不住胶的情况,而得不到有效、快速的解决。而且现有的汽缸缸体结构尺寸较大,在不影响模具强度的情况下,汽缸无法放进模具里。现有同类产品不能有效调节阀针的位置,如果胶点位距大于30mm,则无法使用热流道系统的针阀式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阀针连接结构调节阀针的位置,解决了现有方案因部件间距离限制而导致无法使用阀针的问题。
本发明阀针式热流道系统包括驱动气缸、阀针连接结构,驱动气缸包括气缸盖、气缸底座、活塞,活塞包括活塞本体、活塞输出端,气缸盖与气缸底座从气缸的两端将活塞本体密封在气缸内腔中,阀针连接结构包括阀针定位连接杆,阀针定位连接杆的一端与伸出气缸底座的活塞输出端连接,阀针定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阀针连接,活塞通过阀针定位连接杆推动阀针往复运动来实现阀针封闭或开启模具分流板内的出胶口。
进一步,本方案的气缸盖包括缸盖外端基板、缸盖封头台,缸盖外端基板的角端上设有安装通孔,气缸盖通过安装通孔固定在外部结构上,缸盖封头台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密封圈环槽A,密封圈环槽A内设有密封圈A,缸盖封头台伸入气缸形成密封连接。
进一步,本方案的气缸底座是筒状结构,气缸底座设在气缸内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外檐环,气缸底座通过定位外檐环与气缸内部结构卡接定位,气缸底座的外侧壁上设有沿周向开设的密封圈环槽B,密封圈环槽B内设有密封圈B,气缸底座通过密封圈B与气缸形成密封连接,气缸底座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沿周向开设的密封圈环槽C,密封圈环槽C内设有密封圈C,气缸底座通过密封圈C与活塞输出端形成密封滑动连接。
进一步,本方案的活塞本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密封圈环槽D,密封圈环槽D内设有密封圈D,活塞本体通过密封圈D与气缸内壁形成密封滑动连接。
进一步,本方案的活塞输出端的外端面上设有内螺纹连接盲孔,阀针定位连接杆的一端伸入上述内螺纹连接盲孔形成内外螺纹连接,阀针定位连接杆与活塞输出端间设有阀针行程调节螺母,阀针行程调节螺母与阀针定位连接杆的一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旋紧阀针行程调节螺母与活塞输出端的外端面形成贴紧定位连接。
更进一步,本方案的阀针定位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阀针连接块,阀针连接块内设有风冷通道,风冷通道与阀针内部连通。
进一步,本方案的阀针式热流道系统还包括阀针行程导套,阀针行程导套是外螺纹衬套结构,阀针行程导套的一端设有旋钮外檐头,阀针行程导套的另一端伸入分流板形成内外螺纹连接,阀针穿过阀针行程导套封闭模具分流板的出胶口。
本发明阀针式热流道系统采用阀针连接结构调节阀针的位置,具有阀针位置可调以及适用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阀针式热流道系统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气缸盖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气缸盖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活塞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曼迪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曼迪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53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