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不燃烧低温卷烟香精的评价方法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62815.2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张耀华;魏敏;赵国豪;庞哲;杨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香精 加热 燃烧 烟草制品 卷烟香精 应用 分析和综合 产品设计 产品特征 传统卷烟 单体香料 香气风格 消费特点 应用水平 综合评价 非燃烧 热裂解 调香 热解 卷烟 筛选 赋予 配合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低温卷烟香精的评价方法,将传统卷烟香精评价方法与加热非燃烧卷烟消费特点相配合,以热裂解GC‑MS分析,对香精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应用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和调香。本发明方法可对香精或单体香料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嗅香、评吸评价以及热解分析等,提高香精应用水平;本发明方法评价筛选的香精可应用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赋予产品特征香气风格或者嗅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加热不燃烧低温卷烟香精的评价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是属于新型烟草产品的一类,由于烟草材料不发生不燃烧,采用加热的方式,释放烟碱、香气等雾状气溶胶,相对于传统卷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产生的危害性成分较传统卷烟大幅减少,在日、韩等国际市场,增长较快。
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要,需要在烟草材料中添加具有一定特征的香精。目前已上市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主要以电加热方式为主,加热温度一般300-350℃。烟草材料受热后,释放甘油、烟碱及香精中的香气成分,产生烟雾。
由于采用加热非燃烧方式进行,传统卷烟香精的评价方法,如专利CN201510295074.7,将香精直接作用于烟支,点燃后评价,已经不适用于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需要结合新型烟草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香精进行评价和筛选。
为了全面评价香精,本发明方法以香精的嗅香、香味轮廓法评吸加热后香精样品以及热裂解GC-MS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不同香精进行综合评价,选择适合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香精,并应于产品调香。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将传统卷烟香精评价方法与加热非燃烧卷烟消费特点相配合,以热裂解GC-MS分析,对香精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应用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产品设计和调香。
一种加热不燃烧卷烟香精或香料单体的评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常温嗅香评价:对香精进行室温状态下嗅香评价,绘制嗅香香味雷达图,判断常温嗅香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包括香韵和强度;如果强度和香韵符合产品设计目标进行下一步;
步骤二、加热评价:将香精按照一定比例与雾化剂混合均匀,进行加热状态下的嗅香评价,加热温度100-350℃绘制嗅香香味雷达图;单体香料加热温度以超过该香精或单体主要成分的汽化温度为宜,提取物及香精加热温度以产品设计目标为宜;
步骤三、化学分析:将该香精进行热裂解GC-MS分析,热裂解温度100℃、150℃;对于单体香精也可以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查阅其热裂解性质;根据分析数据结合步骤二评价结果判断该香精或单体在加热状态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包括香韵和强度,特征香味物质含量衰减情况,如果特征香韵及强度衰减未超过50%,特征香味物质仍然存在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四、烟支评价:将一定量香精作用于空白烟弹上,采用特定的加热器具进行评吸,绘制评吸香味雷达图,判定该香精质量风格,包括香韵和强度;
步骤五、综合评价:综合评价该香精,确定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一种如上所述的加热不燃烧低温卷烟香精的评价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择合适的香精比例添加,塑造不同香型风格的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
上述步骤一至四顺序可以根据需要重新排列;步骤三也可根据需要通过资料查询获得评价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方法可对香精或单体香料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嗅香、评吸评价以及热解分析等,提高香精应用水平。
2、本发明方法评价筛选的香精可应用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赋予产品特征香气风格或者嗅香。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62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