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面内模态旋转的轴对称陀螺仪零位自补偿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146917.5 | 申请日: | 2019-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丁徐锴;吕骞;李宏生;黄丽斌;赵立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曾教伟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面内模态 旋转 轴对称 陀螺仪 零位 补偿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面内模态旋转的轴对称陀螺仪零位自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对称谐振子、陀螺仪驱动与检测模态控制子系统、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陀螺仪驱动与检测模态控制子系统包括驱动模态控制部分与检测模态控制部分,驱动模态控制部分用以保持谐振子驱动方向工作于谐振状态,检测模态控制部分用于平衡哥氏效应产生的驻波进动,并将平衡电压作为角速度的测量结果进行输出;
所述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包括旋转矩阵解算算法模块和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旋转矩阵解算算法模块用于实现电极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间转换,将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在旋转坐标系下进行设计,与陀螺仪驱动与检测模态控制子系统建立直接联系,并将旋转坐标系下的输出作为系统的检测输出;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利用面内模态的正反旋转,消除面内模态旋转所引入的检测零位;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陀螺仪驱动与检测模态控制子系统和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的共同作用下,轴对称谐振子驻波运动轴向以缓慢角速度Ωr旋转;
陀螺仪谐振子运动方程为:
步骤2:利用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中面内模态正反旋转控制器,实现面内模态旋转正反变换;
步骤3:通过面内模态旋转控制系统中旋转矩阵解算算法模块,实现将陀螺仪驱动与检测模态控制子系统中电极坐标系下的谐振子位移信号vx、vy转换为旋转坐标系下的谐振子位移信号rd、rs;
此时,谐振子机械误差所形成的零位为:
步骤4:利用信号解调的手段抑制由于谐振子结构误差所形成的零位漂移,消除由于面内模态旋转所引入的检测零位,并输出系统测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4691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