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物的装载工具、装载系统及装载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24032.5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8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霞;冒鹏志;石若璘;阳明;陈国明;李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装载 工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装载工具、装载系统及装载方法,所述植入物的装载工具包括导引盖、堵台及至少一个压缩台,压缩台可对植入物进行第一阶段的缩径,而缩径后的植入物与堵台配合并被限位,能防止植入物从导引盖中脱出,进而植入物由导引盖的第一端部穿出而进行第二阶段的缩径。由此通过对植入物进行分阶段的压缩,可适用于大体积、大径轴比及径向支撑力较大的植入物。优选的,压缩台可用于将堵台封堵于第一内腔中,一件两用,即内部的第二内腔可作为缩径使用,整体又可作为封堵装置对堵台进行封堵,减少了装载工具的组件数,减少了制造成本,避免在实际装载过程中因装载工具过多而引发的各种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物的装载工具、装载系统及装载方法。
背景技术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治疗方式。它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刺穿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植入物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具有准确、安全、高效、适应证广、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血管性介入技术是介入治疗技术的一种,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体血管作为天然通路,将植入物输送到发生病变的心血管部位进行治疗。它最直观的特点是植入物体积较大,尤其是介入性心脏假体瓣膜、介入性封堵器等。所以这项技术需要将植入物压缩到很小的直径,以便载入输送器导管中。而植入物或附着在植入物上的生物组织、高分子材料等容易因为过度挤压、压缩不均匀或局部意外扭曲弯折等造成植入物的损伤,最终导致植入物的功能有缺陷、寿命降低,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植入工作。
除此以外,为了满足治疗、病变部位结构形态、设计、材料等需求,植入物本身可能面临着较难压缩的困境。现有装载工具只适合压缩相对体积较小且装载径向尺寸与轴向长度的比值较小的植入物(例如传统主动脉瓣假体瓣膜)。
而对于体积较大或径向尺寸与轴向长度的比值较大的植入物,如二尖瓣假体瓣膜、三尖瓣假体瓣膜等,在使用现有装载工具对其进行压缩装载时,假体瓣膜极易出现严重的扭曲、变形、不均匀等情况。同时,对于一些径向支撑力较大的植入物,完全无法通过现有装载工具进行正常压缩。以二尖瓣假体瓣膜为例:由于解剖学上心脏原生二尖瓣的瓣环尺寸较大,植入二尖瓣的假体瓣膜中用以承载人工瓣叶的支撑结构(即支架)在径向上需要较大的尺寸,以贴合心脏原生二尖瓣瓣环和瓣叶,从而达到锚固和密封的作用。在解剖学上,主动脉瓣毗邻二尖瓣,所以轴向长度过大的二尖瓣假体瓣膜会阻碍主动脉瓣的射血功能,导致左室流出道阻塞的产生。基于以上两点,二尖瓣假体瓣膜的径向尺寸大约为30-80mm,径向尺寸与轴向长度比值较大,通常在1-3之间。(传统主动脉瓣支架径向尺寸约为15-30mm,径向尺寸与轴向长度比值在0.5左右。)当采用现有装载工具对二尖瓣假体瓣膜进行装载时,极易因周向上的受力不均导致假体瓣膜在装载工具内发生倾斜、扭曲,最终导致假体瓣膜的破损。同时,现有二尖瓣假体瓣膜的支架网格大多较为密集,这导致假体瓣膜的周向支撑力较大,现有装载工具对其的压缩极难一步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装载工具、装载系统及装载方法,以解决现有装载装置无法适用于体积较大的植入物、径轴比较大的植入物以及径向支撑力较大的植入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物的装载工具,其包括:
导引盖,具有贯通的用于装载所述植入物的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口径;
堵台,用于与所述导引盖相配合,插设于所述第一内腔;以及
至少一个压缩台,具有贯通的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具有相对的第三端部和第四端部,所述第三端部的口径小于所述第四端部的口径,且所述第三端部的口径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口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