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23639.1 | 申请日: | 2019-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慧明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吹填 石笼 塑料排水板 场地处理 分块式 透水性 区块 排水 废旧混凝土 城市用地 创新性地 工程造价 横向分布 建筑废料 区块边缘 竖向分布 重力作用 吹填土 排水沟 填充料 纵横交错 多层 砖石 堆砌 抽水 能耗 三维 围墙 缓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吹填场地划分为多个吹填区块,并在各个吹填区块底部满布透水性良好的石笼,各区块间设排水沟,各个吹填区块边缘由透水性良好的石笼堆砌成围墙式结构,内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多层横向分布的塑料排水板及竖向分布的塑料排水板,充分利用吹填土中水的重力作用。该方法将传统方法的一维向上抽水创新性地转变为三维的水平及向下排水,不仅节省能够能耗、提高排水速率、缩短工期,且石笼填充料采用选用废旧混凝土块、废旧砖石等建筑废料,缓解了城市用地紧张、变废为宝,节省工程造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填场地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在滩涂上吹填造地以解决工业用地不足,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滩涂上吹填造地区域的土体主要有以下特点:原状土体主要体现为淤泥或淤泥质软土,呈现出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孔隙比大、含水量高、流变性强和渗透性差的结构特点;吹填土的物质成分比较复杂,多数为疏浚淤泥、粘土或粉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和渗透系数小的软塑到流塑结构状态。
目前吹填造地的一般步骤为围堰→吹填→地基处理→造地使用。在围海造地过程中,对工期和经济影响较大的环节是地基处理,这一环节也决定着造地后期的使用功能能否满足要求。由于吹填常采用水力进行,吹填后整个场地中土体含水量高,承载力低,土体多呈流态、流塑,施工人员、设备无法进入,导致吹填形成的场地无法立即投入使用产生经济价值。目前常规的做法是要晾晒排水数月甚至数年,再采用铺设竹排、荆芭、土工织物等材料使土体具有一定的承载力,使施工人员能够进入作业,再用浅层真空预压等浅表层地基预处理方法进行一次处理,使大型机械设备能够进入作业,再采用深层真空预压、堆载预压或动力排水固结等方法进行二次处理,吹填场地达到具备使用的条件。从场地吹填完成到场地可以投入使用往往需要等待一年以上甚至几年,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地基处理方能使场地交付使用。从排水方式来看,一般排水为静置或通过预压将吹填土中的水向上排出底面,且排水通道多由塑料排水板或沙井构成为一维的竖向排水通道,排水效率低下且能耗大。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能加快吹填场地快速排水的施工方法,使吹填淤泥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固结,达到较高的承载力,并有效减小工后沉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吹填场地处理技术中存在的排水效率低下、工后沉降大、施工工期长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将吹填场地划分为多个吹填区块,各区块间设有排水沟,各个吹填区块边缘由透水性良好的石笼堆砌成围墙式结构,内部设有纵横交错的多层横向分布的塑料排水板及竖向分布的塑料排水板,充分利用吹填土中水的重力作用,将传统方法的一维向上抽水创新性地转变为三维的水平及向下排水。
一种分块式吹填场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划分吹填区块:
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将吹填场地划分为长宽均不小于100m的吹填区块,相邻吹填区块间间隔不小于1m;
进一步地,在所述吹填区块间隔区域挖设排水沟,排水沟宽、深均不小于50cm。
B.制作石笼:
石笼由六边形钢丝网片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六边形钢丝网片由网孔名义尺寸为8cm×10cm的六角形双绞合机绞合而成;
进一步地,绞合时将两根钢丝相互紧密缠绕成螺旋形,直到两根钢丝的每次旋转超过180°,钢丝只朝一个方向旋转,而且至少绞合三次;
进一步地,应保证石笼各边尺寸不小于1m。
C.堆砌石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慧明,未经吴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3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