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及调节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103113.7 | 申请日: | 2019-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0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赵云超;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7/24 | 分类号: | E01B7/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功率调节器 融雪系统 铁路道岔 电器技术领域 功率调节装置 铁路轨道电路 电加热元件 电气控制柜 电源指示灯 隔离变压器 调节器 供电电源 回路组成 循环切换 整体功率 可调整 时长 变压器 隔离 供电 保证 | ||
1.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隔离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的一端输出连接第一接线端子,隔离变压器的第一副边的另一端输出连接调节器,隔离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的一端输出连接第二接线端子,隔离变压器的第二副边的另一端输出连接调节器,第一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加热元件、第二电加热元件、第三电加热元件及第四电加热元件,第二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五电加热元件、第六电加热元件、第七电加热元件及第八电加热元件,调节器的第一路输出分别连接第三接线端子、第四接线端子、第五接线端子及第六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加热元件,第四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加热元件,第五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加热元件,第六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加热元件,调节器的第二路输出分别连接第七接线端子、第八接线端子、第九接线端子及第十接线端子,第七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加热元件,第八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六电加热元件,第九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加热元件,第十接线端子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调节器的单片机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输出控制信号,其中一路的引脚输出控制信号经达林顿管阵列放大后的一驱动电路为:光耦的一端连接前电阻及达林顿管阵列的输出线,光耦的另一端一路连接限流电阻,另一端另一路连接门级电阻和双向可控硅的触发端,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的一端和浪涌吸收电阻,门级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浪涌吸收电容及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有8个,驱动电路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有第一达林顿管阵列接收单片机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及第四引脚的信号,光耦包括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及第四光耦,达林顿管阵列包括第一达林顿管阵列及第二达林顿管阵列;前电阻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限流电阻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及第十三电阻,门级电阻包括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及第十七电阻,浪涌吸收电容包括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浪涌吸收电阻包括第十八电阻和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双向可控硅包括第一双向可控硅、第二双向可控硅、第三双向可控硅、第四双向可控硅;4路引脚输出控制信号分别驱动第一光耦、第二光耦、第三光耦及第四光耦,第一光耦导通,驱动第一双向可控硅导通,经过端口连接负载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有第二达林顿管阵列接收单片机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及第八引脚的信号,光耦包括第五光耦、第六光耦、第七光耦及第八光耦,前电阻包括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及第二十五电阻,限流电阻包括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及第二十九电阻,门级电阻包括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及第三十三电阻,浪涌吸收电容包括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七电容、第十八电容,浪涌吸收电阻包括第三十四电阻、第三十五电阻、第三十六电阻和第三十七电阻,双向可控硅包括第五双向可控硅、第二双向可控硅、第三双向可控硅、第四双向可控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系统的功率调节器,其特征在于电加热元件不限于第一电加热元件、第二电加热元件、第三电加热元件、第四电加热元件、第五电加热元件、第六电加热元件、第七电加热元件及第八电加热元件,电加热元件为若干个电加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031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线路复合路基结构
- 下一篇:一种PC轨道梁的施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