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92540.X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豹;彭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06;G02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光学 接收 天线 | ||
1.一种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由第一透镜组(10)、第二透镜组(20)和第三透镜组(3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10)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弯月形透镜(11);所述第二透镜组(20)由具有正光焦度的双胶合透镜(2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弯月形透镜(22)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弯月形透镜(23)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为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弯月形透镜(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月形透镜(11)的前后表面分别为第一光学面(111)和第二光学面(112);所述双胶合透镜(21)从前到后的表面依次为第三光学面(211)、第四光学面(212)和第五光学面(213);所述第二弯月形透镜(22)的前后光学表面分别为第六光学面(221)和第七光学面(222);所述第三弯月形透镜(23)的前后光学表面分别为第八光学面(231)和第九光学面(232);所述第四弯月形透镜(31)的前后光学表面分别为第十光学面(311)和第十一光学面(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胶合透镜(21)的第三光学面(211)为偶次非球面,通过非球面的设计改善系统的像差,非球面四次项系数为:A4=-1.873E-005,非球面六次项系数为:A6=-5.580E-00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均镀有可见光波段的增透膜,且所有透镜的光学中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存在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天线的系统总长范围是28-30mm,视场角为100±3°,F数为2.8-3,有效焦距为12-14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月形透镜(11)的有效焦距范围为-166.166mm至-168.166mm,光焦度为-0.0060mm-1至-0.0059mm-1;所述双胶合透镜(21)前后两块镜片的有效焦距分别为54.769-55.637mm和49.476-51.238mm,光焦度分别为0.0179-0.0183mm-1和0.0195-0.0202mm-1;所述第二弯月形透镜(22)的有效焦距为55.626-56.247mm,光焦度为0.0178-0.0179mm-1;所述第三弯月形透镜(23)的有效焦距为12.095-14.249mm,光焦度为0.0702-0.0827mm-1;所述第四弯月形透镜(31)的有效焦距为-64.295mm至-66.284mm,光焦度为-0.0156mm-1至-0.0151mm-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通道光学接收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面(112)和第三光学面(211)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505-2.723mm,所述第五光学面(213)和第六光学面(221)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240-2.428mm,所述第七光学面(222)和第八光学面(231)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256-2.4mm,所述第九光学面(232)和第十光学面(311)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294-2.35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925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