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电解质层的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89507.1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0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久;杨杰;华聪聪;许晓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62;H01M10/056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鲁勇杰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解质 制备 方法 固态 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解质层的制备方法,涉及固态电池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具有锂离子传导能力的无机固态电解质粉体与有机聚合物粉体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电解质粉体;S2、将步骤1中的复合电解质粉体通过静电粉末喷涂装置均匀地喷涂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上;S3、将喷涂后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进行热处理,取出并自然冷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省去了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效果,另一方面生产的复合电解质粉末与电极片的结合力较高,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的能力都比较强,适合规模化生产。另外,生产的固态电池,其内组也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态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电解质层的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常见的电解质材料为酯类、醚类等易燃的液态电解质,存在液体泄露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也存在燃烧甚至爆炸的潜在安全隐患。固态电池通过选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有机电解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但是目前固态电池的制作过程中固态电解质层主要通过湿混工艺混合,再通过涂布或烧结制备得到,即将固态电解质和粘结剂等组分溶于溶剂后的浆料涂覆在极片上或烧结成陶瓷片。
由于电解质浆料制备过程中需要加入溶剂溶解固态电解质,多数会采用毒性较大的油性溶剂,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甚大。而且在涂布过程中,电解质浆料中所含的溶剂容易挥发,导致浆料的粘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极片的一致性;部分浆料容易在涂布头边角处发生淤积,导致极片在涂布时产生条纹等外观缺陷;从涂布头的料槽边缝处漏下的浆料不能循环利用,造成浆料的浪费,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电解质层的制备方法,其省去了油性溶剂的使用,同时提升了复合电解质的附着力,同时所制成的固态电池的界面阻抗也较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电解质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具有锂离子传导能力的无机固态电解质粉体与有机聚合物粉体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电解质粉体;S2、将步骤1中的复合电解质粉体通过静电粉末喷涂装置均匀地喷涂到正极片和/或负极片上;S3、将喷涂后的正极片和/或负极片进行热处理,之后自然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化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电池的批量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