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89415.3 | 申请日: | 2019-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95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裴小强;郭国良;高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D71/38;B01D69/12;B01D69/10;B01D67/00;B01D53/86;B01D53/66;B01D46/54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解 臭氧 纳米 纤维 复合 滤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制备催化剂颗粒
将前驱体锰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制得前驱体溶液,所述前驱体溶液中锰盐的浓度为0.03~0.6mol/L,将载体加入上述前驱体溶液中,300~1000rpm搅拌0.5~3h至溶液均匀,制得催化溶液;
将高锰酸钾和助催化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浓度为0.015~0.5mol/L的高锰酸钾混合溶液;
将所述高锰酸钾混合溶液以2~5滴/秒的速率滴加至所述催化溶液中,控制高锰酸钾:锰盐摩尔比为1:1~4,在300~1000rpm下搅拌0.5~3h;将生成的沉淀用去离子水清洗3~5次,过滤,得到的沉淀物在90~110℃下烘干4~6h,制得粒径为50~200nm臭氧催化剂颗粒;
所述前驱体锰盐选自硝酸锰、醋酸锰、硫酸锰、氯化锰和碳酸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为纳米γ-Al2O3颗粒,粒径在10~50nm;所述助催化金属盐可选自硝酸银、硝酸钴、硝酸铁、醋酸银、醋酸钴和醋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整个制备过程混合液中锰(包括前驱体锰盐和高锰酸钾)和金属的摩尔比为2~80:1;与载体的重量比为5~30%;
2)制备纳米纤维凝胶液
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在40-80℃下配制成浓度为5%-20wt%的聚合物溶液;将所述臭氧催化剂颗粒加入到所述聚合物溶液中,在室温~80℃温度下,搅拌3~12h,静置或者真空脱泡后,制成均匀透明的纳米纤维凝胶液;
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烯醇、聚环氧乙烷、聚丙烯酸、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烯亚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溶剂选自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臭氧催化剂颗粒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重量比为1~20%;
3)制备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
将所述纳米纤维凝胶液装入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将得到的纳米纤维收集到无纺布表面上,即得到能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过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盐和金属盐的摩尔比为2~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粒径为10~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颗粒中锰元素与载体的重量比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得到的沉淀物烘干后,在300~500℃焙烧3~5h,制得粒径为50~200nm臭氧催化剂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
静电纺电压为8-30kv,注射器针头端与收集器的距离为5-25cm,注射速度为3-100ul/min,收集器转速为300-3000rpm,纺丝的温度为20-30℃,湿度为40%-70%;
所述无纺布包裹在收集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解臭氧的纳米纤维复合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速度为5~20μL/min,所述静电纺电压为15~25K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94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滑行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催化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