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裸燕麦炒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81257.7 | 申请日: | 2019-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5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曦;朱传锴;马森;李力;孙冰华;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5/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献伟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燕麦 炒制机 | ||
1.一种全自动裸燕麦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待炒制的裸燕麦倒入储料箱(20)内,开启上料电机(23)将裸燕麦运送到炒制桶(11)内,进料量由上料电机启动的持续时间控制,当进料完毕后上料电机(23)发出电信号打开喷火器(10),燕麦在进入炒制桶(11)后随翻炒进入缓冲盒(1801),通过流量控制器(1802)控制进入的量,振动进样器(1803)使得燕麦能够按颗粒进入溜槽(1804),随后裸燕麦进入色选阶段,异色粒被喷嘴(1910)喷入废料桶(14),当废料桶下端的重量传感器(13)感应到的重量增加速率超过一定的值则判定炒制完成,发出电信号打开出料管(15)并关闭喷火器(10),出料完成与否按时间统计,随后上料电机23自动开启,进行下一桶的炒制过程;所述炒制方法通过全自动裸燕麦炒制机实现,全自动裸燕麦炒制机包括炒制桶(11),炒制桶(11)设置在炉壁(3)的内部,炉壁(3)的左侧设置有上料机构以及废料桶(14),废料桶(14)内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3),所述炒制桶(11)下侧设置有取样口与出料管(15),取样口的下方设置有取样装置(18),取样装置(18)包括缓冲盒(1801),缓冲盒(1801)安装在炒制桶(11)的底部,缓冲盒(1801)的底部设置有固体流量控制器(1802),固体流量控制器(1802)的底部安装有振动进样器(1803),振动进样器(1803)的底部安装有溜槽(1804),溜槽(1804)的下方设置色选装置(19),色选装置(19)包括安装箱(1905),安装箱(1905)与炉壁(3)左侧壁对应的位置上均设置有开口(1903),安装箱(1905 )的底部通向回料箱(12)的上方,安装箱(1905)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一块背景板(1906),安装箱(1905)内壁另一侧安装有光照灯(1901)以及光敏传感器(1902),所述光敏传感器(1902)的右端固定设置有物镜(1907),光敏传感器(1902)与物镜(1907)之间还安装有狭缝(1908)以及滤光片(1909),安装箱(1905)的底部设置有喷嘴(1910),喷嘴(1910)的喷气方向与开口(190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炉壁(3)的底部安装有喷火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回料箱(12)内的主动转轴(21),主动转轴(21)设置在上料机外壳(25)的内部,所述主动转轴(21)的下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回料箱(12)底部的内壁上,主动转轴(21)的上端通过连轴器与上料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上料电机(23)固定安装在上料机外壳(25)的外壁上,上料电机(23)的输出轴贯穿并伸入到上料机外壳(25)的内部,所述上料机外壳(25)为L型结构且上料机外壳(25)的左下端与回料箱(12)的底部的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L型上料机外壳(25)的右侧部分通过支杆(2)固定安装在炉壁(3)的上方,上料机外壳(25)的内部且处于炉壁(3)上方的位置上还设置有从动转轴(26),所述主动转轴(21)的上侧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从动转轴(2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24),所述第一锥齿轮(22)与第二锥齿轮(24)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转轴(21)与从动转轴(26)上均设置有螺旋叶片(27),所述上料机外壳(25)的右端与进料管(4)的上端固定连接,进料管(4)的下端贯穿并伸入到炒制桶(1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箱(20),所述储料箱(20)上开设有投料口(2002 ),储料箱(20)正前方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回料箱(12),回料箱(12)与储料箱(20)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储料箱(20)的外围包裹有金属外壳(2001),所述废料桶(14)放置在回料箱(12)的左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812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