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组安全充电保护方法及其充电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63687.6 | 申请日: | 201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於锋;张贺鹏;王金波;於青江;徐锦林;郑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锂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18 | 分类号: | H02H7/18;H02J7/00;H01M10/44;G01R31/00;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陈洪娜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安全 充电 保护 方法 及其 电路 | ||
1.一种锂电池组安全充电保护方法,所述的锂电池组包括有至少两节依次相互串联的锂电池,该锂电池组连接有充电保护电路,该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充电器电路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启动所述充电器电路,锂电池组处于充电状态;
(2)、充电器电路根据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信号判断当前锂电池组是否处于充满状态,如是,则提示已充满,结束充电;如否,则继续下一步骤;
(3)、所述充电器电路周期性地输出一触发信号至充电保护电路;
(4)、所述充电保护电路在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的状态下,检测该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信号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是,则充电保护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返回步骤(2);如否,则提示充电保护电路内部发生故障,结束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安全充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判断锂电池组是否充满采用如下方法:
(2-1)、当所述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信号为持续稳定的设定逻辑值,则当前锂电池组处于正常充电状态;
(2-2)、当所述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值发生反转,则当前锂电池组处于充满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组安全充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触发信号为按照设定时间间隔输出的脉冲信号或者电平信号。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锂电池组安全充电保护方法的充电保护电路,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包括有
RC滤波电路(1),每一节锂电池串接有一所述的RC滤波电路(1);
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包括有检测信号输入端和触发信号输出端,其中,每一RC滤波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至该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各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入端;
第一输出电路(3),该第一输出电路(3)的输入端和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的触发信号输出端相连,该第一输出电路(3)的输出端连接至充电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ID1);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有
自检电路(4),在输入触发信号状态下可模拟任意一节锂电池与信号检测处理电路(2)之间发生断路,所述自检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充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D2),该自检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任意一节锂电池所对应的RC滤波电路(1)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保护电路还包括有第二输出电路(5),该第二输出电路(5)包括有热敏电阻(RT),所述热敏电阻(RT)的一端一路和所述自检电路(4)的输入端相连,另一路和所述充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D2)相连,该热敏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检电路(4)包括有开关电路(41),可控制所述自检电路(4)的导通和关闭,该开关电路(41)的输出端(P1)连接任意一节锂电池所对应的RC滤波电路(1)的输出端;
触发电路(42),用于将输入自检电路(4)的触发信号转变为有效的控制信号,该触发电路(42)的输入端连接充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ID2),该触发电路(42)的输出端和所述开关电路(41)的输入端(P2)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41)包括有第一场效应管(Q1)和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任意一节锂电池所对应的RC滤波电路(1)的输出端,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该第一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一路经第一电阻(R1)接地,另一路作为开关电路(41)的输入端(P2)和所述触发电路(42)的输出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锂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锂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636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