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36873.0 | 申请日: | 2019-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宿红艳;李晨琦;张馨敏;杨洁;张双意;葛中芸;魏亚楠;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国冉 |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胡杨 组培苗瓶 外生 方法 | ||
1.一种胡杨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闭瓶练苗:将苗高生长至6~8cm的胡杨树组培苗的培养瓶移出培养室,在室内进行闭瓶练苗7~10天,遮阴度为50%~70%;
(2)开瓶练苗:逐步将培养瓶的盖子打开,在自然光下进行开瓶练苗5~7天,遮阴度为50%~70%;
(3)诱导生根前处理:将胡杨树组培苗从琼脂培养基中移出,将胡杨树组培苗的基部浸泡在装有诱导生根处理液的三角瓶中处理过夜,三角瓶用封口膜封口;培养温度25±2℃,光照条件为暗培养;
诱导生根处理液配方为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1~1g/L的吲哚丁酸和0.1~1g/L的灵发素,pH=7.0~8.0;
改良的1/2MS培养基包括以下成分:NH4NO3200mg/L、Ca(NO3)2·4H2O 200mg/L、KNO3950mg/L、K2SO4495mg/L、MgSO4·7H2O 185mg/L、KH2PO485mg/L、CaCl236mg/L、MnSO4·H2O22.3mg/L、H3BO36.2mg/L、ZnSO4·7H2O 8.6mg/L、Na2MoO4·2H2O 0.25mg/L、CuSO4·5H2O0.25mg/L、CoCl2·6H2O 0.025mg/L、FeSO4·7H2O 27.8mg/L、Na2-EDTA 37.3mg/L、肌醇100mg/L、Vitamin B1 0.1mg/L、烟酸0.5mg/L、Vitamin B6 0.5mg/L、甘氨酸2.0mg/L;
(4)诱导生根:将经步骤(3)处理的胡杨树组培苗移栽到盛有生根基质的育苗穴盘中,具体为:
先用竹签在生根基质上打孔,然后将胡杨树组培苗栽入育苗穴盘中,每穴1株,插入深度为3~4cm,轻轻覆盖、压实生根基质;育苗穴盘内的生根基质为:砂子、草炭土和苔藓的混合物,所述砂子、草炭土和苔藓重量比例为0.1~1:0.1~1:0.1~1;
栽后浇透定根水,育苗穴盘用塑料薄膜或透明容器覆盖保湿;所述定根水为含0.1~5g/L的吲哚丁酸和0.1~5g/L的甘氨酸甜菜碱的水溶液;
前期每天用改良的1/2MS液体培养基喷雾2次,保持湿度在80~90%,遮阴达到50%~80%,待有新叶长出后逐渐降低湿度和遮阴;培养室温度25~30℃,光照强度2000~2500lux,室内培养20~30天后,胡杨树组培苗生根长达5~7cm;
(5)大田移栽:将育苗穴盘上的密封材料移去,炼苗3~7天后将生根苗从育苗穴盘中取出,取出时苗根部带部分基质直接移栽到温室大棚的土地上,在畦床上用河沙和土的混合物,温度调控在25~35℃之间,相对湿度调控在50%~80%之间,遮阴透光率为40%~60%;
所述河沙和土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开瓶练苗中逐步将培养瓶的盖子打开具体采取如下步骤:首先第1~2天旋松盖子,然后第2~4天部分开盖,最后第4~7天完全揭掉盖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育苗穴盘采用黑色PVC高强度薄板制成,紧密排列空穴用于填装基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368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