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27119.0 | 申请日: | 2019-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宗余;谭国宏;肖海珠;郭衡;邱远喜;庄勇;傅战工;李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2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王维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沉井 钢围堰 外壁板 内壁板 连接构造 预埋件 沉井 预埋 沉井施工 连接部位 止水材料 加强件 槽壁 抵持 漏水 施工 填充 预留 桥梁 | ||
1.一种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围堰(1),其包括相连的内壁板(11)和外壁板(12);
混凝土沉井(2),其顶部设有凹槽(21),所述内壁板(11)与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沉井(2)顶部的第一预埋件(22)连接;所述外壁板(12)抵持在所述凹槽(21)的底面上,并与预埋在所述混凝土沉井(2)顶部且位于所述凹槽(21)下方的第二预埋件(23)连接;所述外壁板(12)与所述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槽壁之间预留有第一间隙(24),所述第一间隙(24)内填充有止水材料(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板(12)与所述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内侧的槽壁之间预留有第二间隙(25),所述第二间隙(25)内填充混凝土或者止水材料(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板(11)和外壁板(12)通过加强件(13)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横截面呈倒梯形,靠近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槽壁为竖直边,所述竖直边与混凝土沉井(2)外边缘预留预定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板(12)与所述竖直边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3cm,且不大于10c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内侧的槽壁为斜边,所述斜边的倾角不大于4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的深度不小于15cm,且不大于3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槽底的宽度不小于20cm,且不大于40cm。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围堰与混凝土沉井的连接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混凝土沉井(2)顶部设置凹槽(21);
在混凝土沉井(2)顶部设置第一预埋件(22),在混凝土沉井(2)顶部且位于凹槽(21)下方设置第二预埋件(23);
预制钢围堰(1),将钢围堰(1)的内壁板(11)与第一预埋件(22)连接,将外壁板(12)抵持在凹槽(21)的底面上并与第二预埋件(23)连接,同时预留外壁板(12)与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槽壁之间的第一间隙(24),并在第一间隙(24)内填充止水材料(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留外壁板(12)与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外侧的槽壁之间的第一间隙(24)时,预留外壁板(12)与凹槽(21)靠近混凝土沉井(2)内侧的槽壁之间的第二间隙(25),在第二间隙(25)内浇筑混凝土或者止水材料(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271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