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参考视线角信号的多约束末制导律的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013967.6 | 申请日: | 2019-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7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雷;韩拓;董宏洋;郭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08 | 分类号: | G05D1/08;G05D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参考 视线 信号 约束 制导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参考视线角信号的多约束末制导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导弹与静止目标在水平面内的制导模型,得到视线角二阶动态方程;
所述导弹与静止目标在水平面内的制导模型为:
其中,xM和yM表示导弹位置坐标;VM为所述导弹的飞行速度;AM为所述导弹的侧向加速度,也是需要设计的制导律;γ为所述导弹的弹道倾角;r为导弹和静止目标的相对距离;φM为所述导弹的前置角;λ为导弹视线角,并满足关系φM=γ-λ;为导弹视线角速率,
所述视线角二阶动态方程为:
S2:针对步骤S1中的视线角二阶动态方程,基于时间的四次函数设计参考视线角信号,并通过边界条件、攻击时间和角度约束求解所述参考视线角信号中的未知参数;
所述基于时间的四次函数设计的参考视线角信号如下:
其中,λd为参考视线角信号;δ1,δ2,δ3,δ4,δ5为待确定参数;te为当前飞行时间;Td为期望的攻击时间,
通过边界条件、攻击时间和角度约束求解参考视线角信号中的未知参数具体为:
其中,t0为初始时刻,即t0=0;λd(t0)为参考视线角信号初值;λ(t0)为导弹实际视线角初值;λd(Td)为参考视线角信号终值;λ(Td)为导弹实际视线角终值;λF为期望的角度约束;为参考视线角速率信号,为参考视线角速率信号初值;为导弹实际视线角速率初值;为参考视线角速率信号终值;为导弹实际视线角速率终值;可以通过对式(6)求导得到,如下所示:
通过式(6)、式(7)、式(8)可以得到:
其中,λ0=λ(t0);
至此,可以看出,期望的参考视线角信号仅仅包含一个需要调节的未知参数,即δ1,
S3:建立导弹前置角动力学方程,以得到在导引头视场约束下期望跟踪的参考视线角信号;
S4:结合步骤S1中的视线角二阶动态方程和步骤S3中的期望跟踪的参考视线角信号,得到视线角跟踪误差模型,并基于该视线角跟踪误差模型设计得到多约束末制导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通过式(2)、式(3)、式(4),得到导弹前置角动力学方程如下:
当导弹精确跟踪参考视线角信号时,式(10)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可通过式(8)得到:
由于式(11)中只隐含一个未知参数δ1,因此可以对式(11)进行数值积分,通过导引头视场约束|φM|≤φMmax来得到有效可行的δ1,即有效可行的参考视线角信号,其中,φMmax为导弹最大前置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视线角跟踪误差模型为:
其中,e表示视线角跟踪误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为:
选取辅助变量s如下所示:
对式(14)求一阶导数,得到:
为了使s收敛到零,设计制导律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其中,分别记为等效制导项和非线性制导项,
为了求解选取通过式(5)、式(12)、式(15),可以得到:
针对非线性制导项,具体形式如下:
通过式(16)、式(17)、式(18),可以得到制导律形式如下:
其中,k1>0,k>0,1<α<2,δ1为设计参数,sign(·)为标准符号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39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