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010522.2 | 申请日: | 201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解标;骆海燕;陈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新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29B17/02;B01D53/7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集中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装置,包括粗破室、细破室、混合室、密度分离室、塑料去除室、焚烧炉、成泡室、酸处理室和复合处理过滤室。通过先将生活垃圾进行破碎后加水混合,根据与水不同的密度比值分为漂浮物、沉淀物和溶于水或与水易混物,沉淀物通过焚烧得到金属类和无机非金属类并进行分离。漂浮物通过塑料物的去除,得到纤维质物质类物质。液体通过成泡、过滤、吸附等步骤实现净化。从而对生活垃圾实现了深度的处理和部分物质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液、气集中处理的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每天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数目巨大,目前最为主要的处理方式为填埋。但是填埋不仅耗费大量的土地,最主要的是这些填埋物会污染土壤、地下水。这些垃圾会产生垃圾渗滤液污水,而对垃圾渗滤液污水的处理是成本相对较高的处理方式。同时填埋物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降解物,对土壤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在目前垃圾处理的环境下,就地将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是需要研究人员刻不容缓的进行解决的问题。
对于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相对困难的是如何将已经完全混合在一起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目前主要的做法是破碎之后进行分类,CN108994043A公开了一种垃圾触及分类处理的环保装置,其利用不同物质的重量不同,通过赋予其相同的动能,从而产生不同的速度而实现了对垃圾的初级分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装置。
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装置,包括粗破室、细破室、混合室、密度分离室、塑料去除室、焚烧炉、成泡室、酸处理室和复合处理过滤室。
所述粗破室包括粗破外壳、垃圾主入口、粗破轴、粗破内齿、粗破外齿、出口管道、粗破室出口、块状物挡网、储块盒和粗破室喷水嘴;所述垃圾主入口设置在粗破外壳的顶壁的一端,在粗破外壳内部横置有粗破轴,在所述粗破轴上设置有多个粗破内齿,在与多个所述粗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粗破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粗破外齿,在粗破外壳的底壁的一端设置有粗破室出口,所述出口管道顶端与所述粗破室出口相连通,在出口管道内设置有块状物挡网,所述块状物挡网的边部与所述出口管道的内壁固接且固接位置高度不同,在较低的固接位置的出口管道外部设置有储块盒,用于承接块状物挡网的网上物,在出口管道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粗破室喷水嘴。
所述细破室包括细破外壳、细破轴、细破内齿、细破外齿、细破室入料口、细破室出料口和细破室喷水嘴;所述细破室入料口设置在细破外壳的顶壁的一端并与所述出口管道的底端连通,在细破外壳内部横置有细破轴,在所述细破轴上设置有多个细破内齿,在与多个所述细破内齿相间隔位置的细破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细破外齿,在细破外壳的底壁的一端设置有细破室出料口,所述细破内齿和所述细破外齿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粗破内齿和所述粗破外齿之间的间隙。
所述混合室包括混合室入料口、混合室搅拌轴和混合室出料口,所述混合室入料口设置在混合室顶部并与所述细破室出料口连通,所述混合室搅拌轴设置有多个,均设置在混合室的内壁上,所述混合室出料口设置在混合室的底部。
所述密度分离室包括分离室外壳、分离室入料口、分离室漂浮物出口、分离室出水口、分离室沉淀物出口、高压喷嘴和传送带;所述分离室入料口设置在分离室外壳的侧壁的上部并与所述混合室出料口连通,所述高压喷嘴设置在所述分离室入料口的上部并且高于分离室的液面,在与高压喷嘴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分离室漂浮物出口,在分离室漂浮物出口一侧的下部设置有分离室出水口,在分离室外壳一侧壁的下部分设置有分离室沉淀物出口,在分离室外壳的内底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分离室沉淀物出口贯穿分离室外壳的内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新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蚌埠新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105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