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6688.7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宋安平;阚伟伟;贾四和;黄俊杰;吴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云设备 第三方设备 云端 通讯 通讯协议 第三方 发送数据包 接收数据包 通讯数据包 成功接收 定义文件 数据结构 云端设备 重新编程 数据体 构建 解析 发送 | ||
1.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用户将第三方设备接入入云设备后,通过云端发送第三方通讯协议给入云设备;
(2)入云设备根据云端下发的第三方通讯协议跟第三方设备进行通讯;
(3)云端下发第三方设备的接收数据包结构、发送数据包结构以及入云设备和云端通讯数据包中数据体的定义文件给入云设备;
(4)入云设备在成功接收到步骤(3)的文件后,经过解析,构建通讯数据结构,开始和第三方设备进行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云端下发第三方设备的接收数据包结构具体包括:
(A)云端将第三方通讯协议的接收数据包进行描述:第一个字节为SLAVE ID,第二个字节为功能码,第三、四个字节为寄存器起始地址,第五、六个字节为寄存器长度、最后两字节为校验码,校验方式和通讯接口,并将该接收数据包写入文件;
(B)云端将第三方通讯协议的具体功能码和第三方设备的寄存器起始地址、寄存器长度和入云设备需使用的功能码及功能码使用顺序,写入文件;
(C)云端生成一个具体数据包,将其写入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云端下发第三方设备的发送数据包结构具体包括:
(A)云端将第三方通讯协议的接收数据包进行描述:第一个字节为SLAVE ID,第二个字节为功能码,第三个字节为有效字节数,数据体的每个数据区占多少字节,最后两字节为校验码,并将该接收数据包写入文件;
(B)云端生成一个具体数据包,和解析结果,写入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云端下发入云设备和云端通讯数据包中数据体的定义文件给入云设备具体包括:
云端将入云设备的发送数据包数据区在云端设置入云设备通讯协议中的排列顺序,第一个数据区的ID为1,第二个数据区的的ID为2,写入文件,并将文件发给入云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开始和第三方设备进行通讯具体包括:
(A)读取文件,确定第三方设备接收数据包结构:
(a)确定第一个字节为SLAVE ID,第二个字节为功能码,第三、四个字节为第三方设备的寄存器起始地址,第五、六个字节为第三方设备寄存器长度,最后两个字节为校验码及校验方式;
(b)确定通讯接口;
(c)入云设备生成一个数据包,和文件中的数据包做结构对比,确认是否相同;
(B)读取文件,确定第三方设备发送数据包结构:
(a)确定第一个字节为SLAVE ID,第二个字节为功能码,第三个字节为有效字节数,数据体每个数据区占用字节数,校验码所在字节和校验方式;
(b)入云设备生成一个第三方设备发送数据包并解析,和文件中的数据包做结构对比,确认是否相同;
(C)读取文件,确定各数据区在云端与入云设备通讯数据包中的顺序;
(D)入云设备开始和第三方设备通讯,解析第三方设备的数据包,并将第三方各参数发送给云端。
6.一种支持各种设备无缝入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端:用户将第三方设备接入入云设备后,通过该云端发送第三方通讯协议给入云设备;
入云设备:该入云设备根据云端下发的第三方通讯协议跟第三方设备进行通讯;
第三方设备:云端下发该第三方设备的接收数据包结构、发送数据包结构以及入云设备和云端通讯数据包中数据体的定义文件给入云设备;入云设备在成功接收到文件后,经过解析,构建通讯数据结构,开始和第三方设备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星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66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