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6496.6 | 申请日: | 201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5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焦贤福;李俊;王更峰;袁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衬 拱顶 排气 防水板层 台车 注浆装置 标识线 预留口 隧道 混凝土 刻画 混凝土进料口 间隔开设 隧道中线 钢面板 交接处 预留孔 注浆 制作 | ||
1.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板层(1)和二衬台车(2),所述的二衬台车(2)顶隧道中线上间隔开设有混凝土进料口(4)和综合管预留口(5),所述的综合管预留口(5)中插有综合管(3),所述的综合管(3)上与二衬台车(2)顶部钢面板交接处刻画有插入标识线(6),综合管(3)另一端顶贴防水板层(1),且综合管(3)该顶贴防水板层(1)端设置有排气溢浆注浆齿(7),所述的排气溢浆注浆齿(7)顶贴在防水板层(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进料口(4)位于二衬台车(2)顶距二衬台车(2)边2m、6m、10m处,所述的综合管预留口(5)位于二衬台车(2)顶距二衬台车(2)边0.2m、4m、8m、11.8m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管(3)为直径Ф30mm的pvc管或钢管、砼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管(3)长度=设计衬砌厚度+超欠数据+伸出台车预留长10cm。
5.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步骤:
步骤一、割预留孔:在二衬台车(2)顶隧道中线距二衬台车(2)边2m、6m、10m处割凝土进料口(4)预留孔,在二衬台车(2)顶隧道中线距二衬台车(2)边0.2m、4m、8m、11.8m处割综合管预留口(5)预留孔;
步骤二、制作综合管(3):采用直径Ф30mm的pvc管或钢管、砼管作为综合管(3),并在综合管(3)任一端头锯出排气溢浆注浆齿(7),综合管(3)长度=设计衬砌厚度+超欠数据+伸出台车预留长10cm;
步骤三、安装综合管(3):二衬台车(2)定位装端模浇筑砼前,将综合管(3)从二衬台车(2)拱顶的综合管预留口(5)插入,并确保排气溢浆注浆齿(7)顶贴在防水板层(1)上;
步骤四、刻画插入标识线(6):综合管(3)安装好后,当综合管(3)完全插入二衬后,在综合管(3)上与二衬台车(2)顶部钢面板交接处刻画插入标识线(6)用来标识综合管(3)插入二衬深度;
步骤五、综合管(3)排气:浇筑二衬砼至冲顶后,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进料口(4)进料,相邻两个混凝土进料口(4)进的混凝土面与防水板层(1)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混凝土不断通过混凝土进料口(4)进料,压缩闭合空间,致使空间内空气通过综合管(3)将空气排出,解决空气空洞;
步骤六、综合管(3)溢浆:通过观看综合管(3)溢浆,并检查插入标识线(6)是否下滑,确保混凝土溢浆时综合管(3)与拱顶防水板层(1)无空洞间隙。
6.根据权利于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二衬拱顶排气溢浆注浆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后面还包括下面的步骤,
综合管(3)注浆:二衬检测若发现拱部仍然存在空洞,通过综合管(3)带压注浆,解决二衬拱顶空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64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