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衣物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005794.3 | 申请日: | 2019-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4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梁链;苏真佑;刘文法;朱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29/00 | 分类号: | D06F29/00;D06F58/20;D06F3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衣物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模块,所述衣物处理模块包括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一侧的支撑结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衣物处理模块适于被装配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衣物处理模块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诸如螺钉等紧固件的数量,从而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装拆效率且降低成本。此外,无需在前面板上打孔,从而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美观性,还可以避免面板上的螺钉划伤衣物或用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干衣机的前支撑结构直接装配至前面板上,这种装配方式需要在前面板上设置较多的螺钉孔,通过多个螺钉将前支撑结构固定在前面板上。然而,前面板柔性较大,在机器工作时会导致前支撑发生较大晃动,进而导致前支撑与干衣筒之间的密封出现失效;而且,由于螺钉外露在面板的表面,凸出的螺钉易于与用户接触,可能会刮伤衣物或用户。因而,存在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减少面板上的螺钉的使用,防止划伤衣物或用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衣物处理模块,所述衣物处理模块包括筒体及设于所述筒体一侧的支撑结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内限定有容纳空间,所述衣物处理模块适于被装配至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支撑结构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与相关技术中直接将衣物处理模块装配在衣物处理装置的前面板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将衣物处理模块利用其支撑结构与支撑框架的连接,可以实现衣物处理模块在支撑框架上的安装,不仅可以提高衣物处理模块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减少诸如螺钉等紧固件的数量,从而提高衣物处理装置的装拆效率且降低成本。此外,将衣物处理模块与支撑框架进行连接,无需在前面板上打孔,从而提升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美观性,还可以避免面板上的螺钉划伤衣物或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覆盖于所述衣物处理模块的前侧且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具有衣物取放口,所述前面板具有与所述衣物取放口位置对应的开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框架具有间隔布置的第一竖梁和第二竖梁,所述支撑结构至少通过两个框架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连接件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支撑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框架连接件与所述支撑结构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紧固件实现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梁和所述第二竖梁中的每一个的背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表面设有内凹的第二容纳凹部,所述框架连接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凹部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容纳凹部的底壁设有第一固定穿孔,所述框架连接件具有朝所述第一竖梁或所述第二竖梁弯折的第一固定凸起,所述第一固定凸起配合至所述第一固定穿孔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容纳凹部的底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穿孔间隔布置的第二固定穿孔,所述框架连接件具有朝所述第一竖梁或所述第二竖梁弯折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凸起间隔布置的第二固定凸起,所述第二固定凸起配合至所述第二固定穿孔内。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凸起和所述第二固定凸起分别形成朝向彼此延伸的卡钩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框架连接件还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竖梁或所述第二竖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005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CT1基因在长链二元酸生产中的应用
- 下一篇:衣物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