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链路聚合的住宅网关与其他住宅网关的连接的管理在审
| 申请号: | 201880076203.5 | 申请日: | 2018-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西蒙·巴塔第埃 | 申请(专利权)人: | 萨基姆宽带简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12/4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桑丽茹 |
| 地址: | 法国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聚合 住宅 网关 其他 连接 管理 | ||
1.一种用于管理第一网络设备(CPE1)与数据网络(20)的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CPE2)的连接的方法,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中的每一个包括链路聚合引擎(15),该链路聚合引擎(15)实现链路聚合技术以从参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链路聚合的至少第一出站链路和第二出站链路(L1,L2)之中选择一个,其中具有:
-用于将所述网络设备连接到另一网络设备的出站链路(L1);和
-至少一个其他出站链路(L2),该至少一个其他出站链路(L2)能够在不经过所述另一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到达所述数据网络(20)中确定的聚合点(21),
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中实现的以下步骤:
i.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聚合引擎决定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出站链路(L1)上发送数据,该出站链路将其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
ii.在数据中存在的标记的基础上,分别检测(71)是否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或将其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另一网络设备(CPEx)中实现的链路聚合的情境中,分别经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的出站链路(L1),从所述第二设备(CPE2)和/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接收到所述数据;然后,
iii.在肯定的情况下,关闭(72)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和/或将其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的出站链路(L1);以及,
iv.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中实现的链路聚合的情境中,在将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的出站链路(L1)上传输(55)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任何新网络设备试图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时,在用于建立所述新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的过程的情境中,从所述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标记的基础上,或者一旦所述连接已被建立就在从所述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标记的基础上,在所述新网络设备中实现的链路聚合的应用中,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确定(61、81)是否可以从所述新网络设备接收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在(52)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实现链路聚合时,所述新网络设备试图连接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并且如果确定(81)在所述新网络设备中实现的链路聚合的应用中,可以从所述新设备接收数据,那么(82)所述新网络设备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连接被拒绝或者在这个确定发生的时刻已经建立所述连接的情况下它被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和/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和/或所述新网络设备使用MPTCP协议进行链路聚合,所使用的标记是分别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或所述新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中的选项TCP 30“多路径TCP”的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和/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和/或所述新设备网络使用GRE隧道进行链路聚合,所使用的标记是分别源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或所述新网络设备的、包括在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CPE1)接收到的数据中的IPv6数据分组的最后报头中的字段“下一个报头”或IPv4数据分组的IP报头中的字段“协议”中的值47。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测试接口的性质,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接口接收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2)和/或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和/或所述新网络设备接收的数据,用于解除与以下事实相关联的限制:在除了链路聚合以外的情境中,MPTCP或GRE可能已经分别在所述第二网络设备(CPE1)中或在所述另一网络设备(CPEx)中或在所述新网络设备中被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萨基姆宽带简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萨基姆宽带简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762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