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42032.4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5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叶能;李详明;陈晓航;侯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马媛媛;王琦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
确定在具有所述统计特征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中使得数据发送性能指标满足预设条件时多层编码所采用的层数以及其中每个编码层对应的码率和发射功率;
将待发送的信息比特映射到所述层数个编码层,使得所述信息比特的复数个数据流分组中的每个数据流分组,分别映射到所述层数个编码层中的一个编码层;
对于所述层数个编码层中的每个编码层,根据为该编码层确定的码率,对映射到该编码层的所述信息比特的数据流分组进行编码,得到各个编码层对应的编码后的数据流;
根据确定的每个编码层的发射功率,对各个编码层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层映射以及调制,得到待发送的符号流;以及
通过所述信道,发送所述待发送的符号流;
其中,所述确定在具有所述统计特征的干扰信号的信道中使得数据发送性能指标满足预设条件时多层编码所采用的层数以及其中每个编码层对应的码率和发射功率包括:
预先设定多层编码的最大层数LM;
多层编码的层数从1到最大层数LM,分别计算在不同的层数时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以及对应的每一个编码层的码率和发射功率,得到LM组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最大值以及对应的每一个编码层的码率和发射功率;以及
从所述LM组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最大值以及对应的每一个编码层的码率和发射功率中,找到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最大值,将其对应的编码层数L作为多层编码的层数,以及将多层编码的层数为L、并且使得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最大时的每一个编码层对应的码率{RL}和发射功率{PL}作为多层编码每一个编码层对应的码率和发射功率,其中,{RL}和{PL}分别为包含L个元素的数组,{RL}包含从第1个编码层到第L个编码层对应的码率,{PL}包含从第1个编码层到第L个编码层对应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包括:
预先确定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分布模型,根据信道的相关信息以及预先确定的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分布模型,估计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包括:
根据用户的业务模型、传输功率模型和位置分布模型,分析信道中同时传输的用户个数和位置的概率密度分布以及信道中的总体发送功率,获得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信道中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包括:
建立机器学习模型,其中,所述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是每次获得的瞬时干扰信号,输出为干扰信号的统计分布;以及
根据瞬时干扰信号持续更新所述机器学习模型,在所述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收敛时,获得干扰信号的统计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别计算在不同的层数时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以及对应的每一个编码层的码率和发射功率包括:
在确定L的条件下,最大化如下代表发送端数据的平均传输速率的最大值的表达式,从而确定λi以及Ri:
其中,I为干扰信号的平均功率,f(I)为干扰信号的平均功率的统计分布;M(I,λi,Ri,i=1…L,Rx)为收益函数,其中,λi为第i个编码层的功率分配因子,Ri为第i个编码层的码率;其中,M(I,λi,Ri,i=1…L,Rx)为在接收策略Rx和干扰I下,各层采用功率分配因子λi和配置码率Ri的条件下获得的收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420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极化编码的PDCCH传输的两阶段加扰
- 下一篇:用于分组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