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最外包装材料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880007989.5 | 申请日: | 2018-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F·莫森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朱海涛 |
| 地址: | 瑞士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外包装 材料 气溶胶 生成 制品 | ||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2)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10);以及最外包装材料(20),其围绕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最外包装材料的外表面形成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所述最外包装材料包括金属化基材,所述金属化基材包括基材层和在所述基材层径向外侧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约100纳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
背景技术
所属领域中已提出其中烟草被加热而非燃烧的数种气溶胶生成制品。此种‘加热式’吸烟制品的目的是减少因常规香烟中的烟草燃烧和热降解而产生的已知类型的有害烟雾成分。
通常在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例如化学、电气或可燃热源等热源到物理上单独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来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位于热源内、周围或下游。
在一种类型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可燃含碳热源到物理上单独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来生成气溶胶,所述气溶胶形成基质位于可燃含碳热源的下游。在使用时,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从可燃含碳热源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而从烟草材料释放,并且夹带在被抽吸通过吸烟制品的空气中。随着所释放化合物冷却,所述化合物冷凝以形成由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在此类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已知包含一个或多个导热元件,其围绕加热式吸烟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一部分,以便提供从可燃含碳热源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传导性热传递以生成气溶胶。具体地说,已知包含导热元件,其围绕可燃含碳热源的至少后部部分和加热式吸烟制品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至少前部部分,以便提供从可燃含碳热源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传导性热传递以生成气溶胶。例如,WO 2009/022232 A2公开一种吸烟制品,其包括可燃含碳热源、可燃热源下游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和导热元件,所述导热元件围绕且直接接触可燃含碳热源的后部部分和邻近的气溶胶形成基质前部部分。在使用时,在可燃含碳热源的燃烧期间产生的热借助通过可燃含碳热源和导热元件的对接下游端的传导而传递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前部部分的外围。
在另一类型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电加热器到包括烟草材料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来生成气溶胶。通常将包括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包括电加热器的物理上单独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中的室或腔中。例如,EP 0 822 760A2公开一种电吸烟系统,其包括打火机和包括烟丝条的制品,所述烟丝条包括管状烟草网和安置于所述管状烟草网内的烟草塞。所述打火机具有多个电阻加热器叶片,其限定用于收纳制品的容器,由此,当所述制品插入容器中时,所述叶片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烟草塞重叠。
在另一类型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通过从感受器到包括烟草材料的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来生成气溶胶。在使用时,通过由物理上单独的电感加热装置中的感应源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在感受器中引发涡电流。由于电阻损耗(焦耳加热)而在感受器中产生热。在感受器为磁性的情况下,也可因磁滞损耗而在感受器中产生热。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从感受器到气溶胶形成基质的热传递而从烟草材料释放,并且夹带于被抽吸通过吸烟制品的空气中。随着所释放化合物冷却,所述化合物冷凝以形成由使用者吸入的气溶胶。
在气溶胶形成基质被加热而非燃烧的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中,气溶胶形成基质中达到的温度对产生感官上可接受的气溶胶的能力具有显著影响。通常期望将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温度维持在某一范围内,以便优化对使用者的气溶胶递送。在一些情况下,来自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外表面的辐射热损失可能导致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温度下降到期望范围之外,从而影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性能。如果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温度降得过低,则,举例来说,其可能不利地影响递送到使用者的气溶胶的一致性和量。
期望的是,提供一种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其中改善了对加热式气溶胶生成制品在使用期间的温度分布的管理,以便帮助将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温度维持在所要温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未经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80007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