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修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68060.8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5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冰芝;郭婕;吕佳;杨金凤;朱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7/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 地址: | 40007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 打磨槽 修磨装置 钢轨横截面 可拆卸连接 钢轨 本实用新型 横截面形状 动力机构 轨道交通 形状一致 打磨片 拆装 轨道 拼合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轨道修磨装置,包括第一打磨块、第二打磨块、连接块以及带动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沿钢轨移动的动力机构,第一打磨块的一侧设有与钢轨横截面的左侧形状相适应的第一打磨槽,第二打磨块的一侧设有与钢轨横截面的右侧形状相适应的第二打磨槽,第一打磨槽和第二打磨槽内均设有打磨片;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打磨块可拆卸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打磨块可拆卸连接;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上时,第一打磨槽与第二打磨槽相对,且第一打磨槽与第二打磨槽拼合后的横截面形状与成钢轨横截面的形状一致。本方案中的修磨装置能对钢轨的局部进行打磨,且便于对修磨装置进行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修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钢轨是轨道交通的主要部件。钢轨与列车的车轮直接接触,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由于列车的动力作用、自然环境和钢轨本身质量等原因,钢轨经常会发生伤损情况,如裂纹、磨耗等现象,造成钢轨使用寿命减少、养护工作量增加、养护成本增加,甚至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在对钢轨进行打磨时,采用的打磨装置一般为钢轨打磨车,钢轨打磨车的体积大,不便于移动至使用中的钢轨上,在对钢轨进行打磨时,一般沿钢轨移动,对钢管的上表面和两侧面进行全面的打磨。但是的当钢轨的局部出现裂纹时,将钢轨打磨车移动至钢轨的局部进行打磨,需要将钢轨打磨车开到使用中的钢轨的局部处进行修磨,十分的不方便,耗费的时间也较长,有可能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也会增加钢轨修磨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能快速的对钢轨的局部进行修磨的轨道修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轨道修磨装置,包括第一打磨块、第二打磨块、连接块以及带动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沿钢轨移动的动力机构,第一打磨块的一侧设有与钢轨横截面的左侧形状相适应的第一打磨槽,第二打磨块的一侧设有与钢轨横截面的右侧形状相适应的第二打磨槽,第一打磨槽和第二打磨槽内均设有打磨片;连接块的一端与第一打磨块可拆卸连接,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打磨块可拆卸连接;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上时,第一打磨槽与第二打磨槽相对,且第一打磨槽与第二打磨槽拼合后的横截面形状与成钢轨横截面的形状一致。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第一打磨块上设有第一打磨槽,第二打磨块上设有第二打磨槽,且第一打磨槽和第二打磨槽内均设有打磨片;当动力机构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沿钢轨移动时,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上的打磨块能充分的对钢轨伤损的局部进行打磨。
由于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通过连接块来实现连接和拆分,当连接块将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拼合时,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上的第一打磨槽和第二打磨槽也进行了拼合,且第一打磨槽和第二打磨槽内的打磨片能对钢轨的顶面和侧面进行覆盖,实现对钢轨伤损的局部进行全面的打磨。同时连接块的拆装容易,便于将第一打磨块和第二打磨块安装到钢轨伤损处进行快速的打磨,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和提高修磨效率。
进一步,动力机构包括两个伺服单元、两个传动单元、主动轮和带动主动轮转动的电动机,两个伺服单元包括机架以及导轨,导轨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电动机安装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导轨之间;传动单元包括从动轮、竖直设置的转轴、套筒和传动轮,转轴的一端穿过套筒与传动轮同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可与主动轮啮合,转轴与套筒同轴设置;电动机与其中一个套筒固定连接;第一打磨块与其中一个套筒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打磨块与另一个套筒的侧面固定连接;传动轮均位于第一打磨块的下方且可与钢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68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