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口取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45971.9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2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冉阳;安宣昭;杨洋;王轶斐;房文;杨勇新;省丽霞;李志勇;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9/08 | 分类号: | E21B49/08 |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井口取样器 取样瓶 采样管路 本实用新型 管口螺纹 瓶口螺纹 取样过程 第一端 流道 取样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取样器,井口取样器的第一端与采样管路的管口螺纹连接,井口取样器的第二端与取样瓶的瓶口螺纹连接,井口取样器具有连通采样管路和取样瓶的流道。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持取样瓶进行取样,从而导致的取样瓶在取样过程中无法与采样管路可靠对接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口取样器。
背景技术
井口取样化验是油田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工艺步骤,通过井口取样化验得到油田产出液的含水率,进而计算出油田油井的产油量。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闲置的矿泉水瓶作为取样瓶进行取样,工作人员需要一只手拿着取样瓶对准采样管路的管口,另一只手对采样管路上的考克阀进行开闭操作。由于位于油田井口处的油田产出液的压力较高,在取样过程中操作人员一只手无法稳定可靠地将取样瓶与采样管路的管口对接,导致容易出现油田产出液喷溅至取样瓶外、或者取样瓶从操作人员的手中脱落等问题,从而造成污染环境或者伤害操作人员的不利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口取样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持取样瓶进行取样,从而导致的取样瓶在取样过程中无法与采样管路可靠对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取样器,井口取样器的第一端与采样管路的管口螺纹连接,井口取样器的第二端与取样瓶的瓶口螺纹连接,井口取样器具有连通采样管路和取样瓶的流道。
进一步地,井口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取样器本体具有通孔,通孔包括相连通的安装孔段和第一螺纹孔段,安装孔段的直径小于第一螺纹孔段的直径,第一螺纹孔段用于与取样瓶的瓶口螺纹连接;连接管,连接管穿设在通孔处,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段,连接管段的一端适配性地安装在安装孔段处,连接管段的另一端由安装孔段的远离第一螺纹孔段的一侧伸出安装孔段,连接管段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采样管路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连接管段的管腔形成至少部分流道。
进一步地,连接管和取样器本体焊接。
进一步地,连接管还包括与连接管段连接的引流管段,引流管段的外径小于连接管段的外径,引流管段伸入第一螺纹孔段;连接管段的管腔和引流管段的管腔连通并共同形成至少部分流道。
进一步地,引流管段向远离连接管段的方向延伸,并由第一螺纹孔段伸出。
进一步地,引流管段位于第一螺纹孔段内,井口取样器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管段螺纹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向远离连接管段的方向延伸,并由第一螺纹孔段伸出;连接管的管腔和引流管的管腔连通并共同形成流道。
进一步地,井口取样器包括:取样器本体,取样器本体包括相连接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的外径大于连接部的外径,连接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采样管路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取样器本体具有通孔,通孔包括形成在安装部内的用于与取样瓶的瓶口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孔段;通孔形成至少部分流道。
进一步地,沿安装部到连接部的方向,通孔还包括依次连通的内退刀槽、第二螺纹孔段和过流孔段,内退刀槽与第一螺纹孔段连通,过流孔段形成在连接部内;井口取样器还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第一端伸入第一螺纹孔段后通过第二螺纹孔段与取样器本体螺纹连接,引流管的第二端由第一螺纹孔段的远离过流孔段的一侧伸出第一螺纹孔段;引流管的管腔和过流孔段连通并共同形成流道。
进一步地,取样器本体上还开设有排气孔,排气孔与第一螺纹孔段连通。
进一步地,取样器本体的部分外周壁呈六边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459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合物开采储层响应与出砂综合模拟实验系统
- 下一篇:掘进机支撑回转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