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30800.9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邹海仁;饶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式弹簧 触头机构 耐压测试 本实用新型 触头弹簧 接触机构 耐压检测 弹簧 两组 气缸 正极 负极 可靠接触 人力资源 生产效率 两极 驱动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包括两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其中一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作为自动耐压检测的正极,另一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作为自动耐压检测的负极,每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包括气缸、第一弹簧和触头弹簧机构,气缸用于驱动第一弹簧带动触头弹簧机构压到工件的一侧或顶部,当两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接触到工件两极时可以进行打耐压测试。本实用新型节约了成本和人力资源,同时又能够保证可靠接触,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耐压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
背景技术
电容器打耐压主要是芯子压装后进入自动打耐压的工序,以往需要靠人手持手柄接触操作,而手工操作往往会导致打耐压时电极与芯子接触不良,可能需要重复多次进行检测,不仅生产负荷重,生产效率低,而且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触电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操作带来的电极接触不良和生产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包括两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其中一组所述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作为自动耐压检测的正极,另一组所述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作为自动耐压检测的负极,每组所述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包括气缸、第一弹簧和触头弹簧机构,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弹簧带动所述触头弹簧机构压到工件的一侧或顶部,当两组所述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接触到工件两极时可以进行打耐压测试。
较佳的,所述触头弹簧机构包括若干触头单元和若干第二弹簧,每个所述触头单元的后面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驱动若干所述第二弹簧带动若干所述触头单元抵接到工件的一侧或顶部。
较佳的,每个所述触头单元的尾部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使所述触头单元与所述第二弹簧电绝缘连接。
较佳的,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包括直线导轨,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触头弹簧机构沿着所述直线导轨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组伸缩式弹簧接触触头机构,分别作为打耐压检测的正负电极,采用第一弹簧提供触头弹簧机构弹力,保证触头弹簧机构接触到工件后还具有继续扩张的动力,即确保触头弹簧机构与工件具有良好的接触;
由于每个触头单元均单独连接一个第二弹簧,只要其中的一个触头单元与工件接触就能实现工件的打耐压检测,另外,第二弹簧也能够提供触头单元一定的弹力,是对触头单元弹力的微调,以确保触头单元与工件具有合适的接触力度;
触头单元与第二弹簧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工件打耐压检测时产生的高压不会泄露而导致触电风险;
直线导轨可以保证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的直线度,确保触头弹簧机构与工件预设位置具有良好的接触。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全部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脱离工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自动耐压测试的接触机构接触工件示意图。
图中,1-工件;2-气缸;3-第一弹簧;4-第二弹簧;5-触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源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308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探针误差检测装置
- 下一篇:多晶硅还原炉电极四氟护套耐压试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