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29412.9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亮;许并社;贾伟;张爱琴;屈凯;李天保;梁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32;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方向 掺杂的 渐变 垒层 多量子阱结构 绿光二极管 单组结构 线性递减 掺杂 半导体材料 本实用新型 载流子复合 发光效率 量子阱层 固定的 硅掺杂 叠置 势垒 量子 | ||
1.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沿生长方向依次为:第一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1)和多组依次叠置的结构单元(52),单组结构单元(52)沿生长方向由一个In组分固定的InGaN量子阱层(521)和一个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22)组成,第一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1)中Si的掺杂浓度沿生长方向线性递减,单组结构单元(52)中的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22)中,Si的掺杂浓度沿生长方向线性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1)中Si的掺杂浓度沿生长方向,从1×1019 cm-3线性递减至1×1017 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1)的厚度为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52)的数量为3-10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In组分固定的InGaN量子阱层(521)的厚度为4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高性能的绿光二极管多量子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单元(52)中的Si渐变掺杂的GaN垒层(522),Si的初始掺杂浓度沿生长方向,从5×1018 cm-3线性递减至1×1016 cm-3,Si的结束掺杂浓度沿生长方向,从1×1017 cm-3线性递减至1×1016 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2941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