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19500.0 | 申请日: | 2018-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6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胥云;张存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大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7/22;H01B7/28;H01B7/29;H01B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芯 卡块 内包带层 铜护套 矿物 氧化镁绝缘 电力电缆 防火电缆 护套层 耐火层 通孔 分隔 线条 抗电磁干扰能力 本实用新型 内绝缘层 外包带层 外绝缘层 位置相对 接触处 结构层 填充层 氧化镁 皱纹 贯穿 外部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包括外绝缘层、护套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包带层、填充层和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覆盖有内包带层,所述骨架将线芯均匀的分隔开,所述骨架和线芯的接触处开设有凹槽,所述线芯的内包带层上对应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和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卡块位于凹槽中,所述骨架的边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贯穿有钢线条。骨架将线芯均匀的分隔开,卡块位于凹槽中,使得内包带层和骨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钢线条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电力电缆的抗拉强度,护套层为皱纹铜护套层,抗电磁干扰能力好,耐火层为矿物氧化镁结构层,阻火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是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加大,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的电缆结构比较固定,防火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差,如何发明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包括外绝缘层、护套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包带层、填充层和线芯,所述外绝缘层、护套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包带层、填充层和线芯从外至内依次设置,所述填充层中设置有“十”字形的骨架,所述线芯的外部覆盖有内包带层,所述骨架将线芯均匀的分隔开,所述骨架和线芯的接触处开设有凹槽,所述线芯的内包带层上对应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和凹槽对应设置,所述卡块位于凹槽中,所述骨架的边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贯穿有钢线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均为均为聚氯乙烯结构层,利用材料本身的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耐磨、绝缘、抗氧化和耐油性能,所述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的厚度均不小于三毫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护套层为皱纹铜护套层,抗电磁干扰能力好,所述耐火层为矿物氧化镁结构层,阻火性能好,所述耐火层的厚度不小于五毫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填充层为岩棉填充层,岩棉填充层也具有阻燃性能,所述骨架设置在填充层的中部,通过骨架的设计,使得电力电缆结构更加稳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为弧形槽,所述卡块为弧形凸块,卡块位于凹槽中,使得内包带层和骨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包带层和内包带层均为厚度不小于两毫米的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层绝缘性能好,化学性能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铜护套矿物氧化镁绝缘防火电缆,将外绝缘层、护套层、耐火层、内绝缘层、外包带层、填充层和线芯从外至内依次设置,骨架将线芯均匀的分隔开,卡块位于凹槽中,使得内包带层和骨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通过钢线条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电力电缆的抗拉强度,利用材料本身的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耐磨、绝缘、抗氧化和耐油性能,护套层为皱纹铜护套层,抗电磁干扰能力好,耐火层为矿物氧化镁结构层,阻火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大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大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9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