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测试的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212337.5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飞;徐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T7/00 | 分类号: | G01T7/00;G21K5/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平台 脉冲X射线 放射系统 照射装置 电离辐射 调整系统 剂量仪 主动式 测试 本实用新型 监测系统 控制系统 支撑系统 测试区 垫板 测试仪器 辐射测量 散射辐射 圆台状 支撑架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测试的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其包括放射系统、调整系统、支撑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支撑系统包括试验平台以及垫板,该试验平台为圆台状支撑架,该垫板设置在试验平台的底部,用以降低地面的散射辐射;放射系统设置在试验平台顶部,调整系统设置在试验平台上、放射系统正下方,测试时被测试仪器放置在试验平台的测试区中,该测试区位于调整系统的下方;所述监测系统用于对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产生的X射线进行监测;所述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放射系统的开启与关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射装置能够为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提供脉冲X射线的测试,提高辐射测量的精度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测试的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广泛用于辐射场的剂量监测,其直读式显示方式和报警功能给从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在测量脉冲辐射场剂量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高剂量率问题,例如一个ms级的辐射脉冲,其单次脉冲剂量往往会达到1μSv甚至更高,脉冲辐射瞬时剂量率可达100Sv/h以上,然而对于像G-M计数器、半导体探测器等均存在测量堆积和探测死时间问题,难以达到如此高的剂量率响应,即仪表存在过响应问题,这必然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响应时间问题,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存在测量时间周期,两次测量周期间隔可达几秒,如果脉冲辐射刚好发生在仪表测量周期间隔时间内,很可能发生漏记事件从而极大地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造成测量结果严重偏低;最后,事故报警问题,如果一次大剂量的脉冲刚好发生在仪表的测量间隔时间内,必然会发生漏报事件,给射从业人员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的脉冲辐射响应特性,提供了一种X射线照射装置,该装置能够基于毫秒级脉冲X射线机搭建出符合测量精度和效率的试验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测试的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射系统、调整系统、支撑系统、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支撑系统包括试验平台以及垫板,该实验平台为圆台状支撑架,该垫板设置在试验平台的底部,用以降低地面的散射辐射;放射系统设置在试验平台顶部,调整系统设置在试验平台上、放射系统正下方,测试时被测试仪器放置在试验平台的测试区中,该测试区位于调整系统的下方;所述监测系统用于对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产生的X射线进行监测,用于提示放射性工作人员,避免误照射的发生;所述控制装置用以控制放射系统的开启与关闭。
优选地,所述放射系统包括脉冲X射线源、阳极靶材、高速电子、阴极灯丝以及光阑。
优选地,所述调整系统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附加过滤器、第一准直器、定位装置、第二准直器。
优选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放射系统的开启与关闭,且可以根据监测系统的信号停止照射装置的工作。
优选地,光阑为限束光阑,由三片铅准直光阑组成。
优选地,脉冲X射线源包括高压发生器和X射线管,其中X射线管为旋转阳极X射线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照射装置,采用脉冲X光射线机作为辐射源,该设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通过调节脉冲X光射线机的管电压可以获得不同能量的X射线,能够为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提供不同能量脉冲X射线的测试服务。脉冲X光射线机采用X射线管、屏蔽体屏蔽箱、附加过滤、限束光阑和束流监视系统等一体化设计,大大提高了辐射场的均匀性,降低了辐射场中的散射辐射。本实用新型的照射装置能够为主动式电离辐射剂量仪提供脉冲X射线的测试服务,彻底解决了这类仪表无法准确测量脉辐射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脉冲X射线照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212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车载式放射性检测系统的安装架
- 下一篇:新型人工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