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97543.3 | 申请日: | 201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0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23K50/80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201501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水 虾蟹 养殖 初级净化单元 生态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 沉水植物 节约用水 净化单元 曝气装置 生态养殖 沉砂池 养殖虾 再利用 自净化 回收 净化 排放 | ||
1.一种具有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
沉砂池(2)、初级净化单元、沉水植物净化单元、生态养殖单元、以及若干套曝气装置,所述初级净化单元包括初级净化池(3);所述初级净化池内设置第一水生植物;
所述沉水植物净化单元包括沉水植物净化池(4),所述沉水植物净化池内设置第二水生植物;
所述生态养殖单元包括生态养殖池(1),所述生态养殖池内设置第三水生植物;
所述生态养殖池(1)、沉砂池(2)、初级净化池(3)、沉水植物净化池(4)依次流体连通,形成循环通路,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电机、曝气头以及管道,所述电机与曝气头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态养殖池、初级净化池、沉水植物净化池内均设有曝气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养殖单元包括多个生态养殖池,所述生态养殖池(1)的总容积:沉砂池(2)的容积:沉水植物净化池(4)的容积=120~150:1: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尾水收集管道(101)和净化水流入管道(104),所述尾水收集管道用于将生态养殖池(1)内的尾水排出,所述净化水流入管道(104)用于将净化后的水引流入生态养殖池(1),按水体流动方向,所述净化水流入管道(104)设在整个水体的上游,所述尾水收集管道(101)设在整个水体的下游,所述尾水收集管道(101)通过尾水收集渠(102)连通沉砂池(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水收集渠与沉砂池之间设有第一泵,所述用于将尾水收集渠内的尾水泵入沉砂池,所述沉砂池(2)与初级净化池(3)通过溢流渠(201)连通使得沉砂池(2)中的水通过溢流进入初级净化池(3);所述初级净化池(3)与沉水植物净化池(4)之间设有第二泵(301),所述第二泵(301)用于将初级净化池(3)中的水泵入沉水植物净化池(4);所述沉水植物净化池(4)与生态养殖池(1)之间设有第三泵(401),所述第三泵(401)用于将沉水植物净化池(4)内的水泵入生态养殖池(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净化池配置2-3套曝气装置;沉水植物净化池配置4-5套曝气装置,每个生态养殖池配置1-3套曝气装置,每个所述曝气装置中电机的功率为1.5~3KW,所述曝气头均匀的分布在水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净化功能的虾蟹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生植物、第二水生植物和第三水生植物均选自苦草、轮叶黑藻、红线草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975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水产养殖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助于螃蟹运动的养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