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轨道沿线垃圾清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13795.6 | 申请日: | 2018-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4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帅;王道明;李磊磊;孙兰;沈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正帅;王道明;李磊磊;孙兰;沈良成 |
| 主分类号: | E01H8/10 | 分类号: | E01H8/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托架 支撑杆 轨道沿线 收集箱 移动轮 垃圾清洁装置 轨道交通 钢板 本实用新型 电力输送 矩形结构 垃圾清洁 中部镂空 螺钉 续航 集电杆 可转动 组移动 盖板 轨道 两组 贴合 电池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轨道沿线垃圾清洁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移动轮沿着轨道进行移动,利用集电杆和第三轨道贴合进行电力输送,进而沿着轨道沿线进行垃圾清洁的装置。能够长时间续航,无需采用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架中部镂空,所述支托架为矩形结构,且由四块钢板组合而成,所述支托架相邻的两块钢板间通过多个螺钉相连接,两组移动轮分别可转动的置于支托架的两侧底部,且相互对应,每组移动轮由两个移动轮组成,收集箱置于支托架的正上方,所述收集箱底部分别通过一组支撑杆和支托架的两侧顶部相连接,每组支撑杆由两个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一端和收集箱底部相连接,另一端和支托架相连接,盖板置于收集箱顶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轨道沿线垃圾清洁装置,涉及一种对轨道交通轨道沿线的垃圾进行清理时,能够依托现有轨道及第三轨道进行供电吸尘的清洁装置,属于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移动轮沿着轨道进行移动,利用集电杆和第三轨道贴合进行电力输送,进而沿着轨道沿线进行垃圾清洁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地铁、高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沿线的垃圾清洁时,主要是依托于人力进行清理,或者利用大型清洁机械进行,例如欧美国家的“吸尘地铁列车”,这些列车不搭载任何乘客,它们就像流动吸尘器,在地铁系统内穿梭,一边行驶一边吸垃圾,辅以人工作业清洁轨道和站台的垃圾,但其体积巨大,清洁存在局限性,不能够完全的进行清洁,尤其是在狭窄的区域仍需要人工进行清洁,同时需要大容量的电池为列车供电,现有的一些清洁设备其局限性较大,能够在轨道横向面积内展开的宽度有限,而国内地铁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机械设备,例如公铁两用清扫车、垃圾压缩机、隧道清洗车等,并配以大量的人力进行清理,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不能依托现有轨道直接进行沿线的清洁。
授权公告号 CN106759057B公开了一种吹吸式轨道清洁车、方法及应用,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具有操作室及动力室,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吸尘系统、垃圾舱、过滤室、真空风机室和空压机室;所述吸尘系统包括位于车体下方的道床吹吸机构和位于的道床吹吸机构两侧的隧道壁抽吸机构;道床吹吸机构由升降机构驱动实现上下移动;隧道壁抽吸机构由伸缩机构驱动实现左右移动;其中,所述道床吹吸机构和隧道壁抽吸机构的负压风来自于真空风机室,道床吹吸机构的正压风来自于空压机室;且所述道床吹吸机构和隧道壁抽吸机构均与垃圾舱连通,该发明设备体积较大,移动转运费事,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轨道沿线垃圾清洁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移动轮沿着轨道进行移动,利用集电杆和第三轨道贴合进行电力输送,进而沿着轨道沿线进行垃圾清洁的装置。能够长时间续航,无需采用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正帅;王道明;李磊磊;孙兰;沈良成,未经孙正帅;王道明;李磊磊;孙兰;沈良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13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铲雪车的防结块铲斗
- 下一篇:一种河道采砂坑生态修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