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肿瘤放疗用定位针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000065.2 | 申请日: | 2018-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艳;宓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安艳 |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A61L2/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肿瘤 放疗 定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放疗用定位针,包括壳体,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口处的固定座和染料盒,设置在壳体内的送料针以及用于推动送料针推送机构,所述壳体内部沿其中心轴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所述通道二纵向侧壁靠近通道三的一端沿送料针向固定座移动的方向设置有用于控制送料针进入皮肤深度的调距机构,且通道二纵向侧壁靠近调距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与微型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灭菌灯,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调整定位针刺入患者皮肤内的深度,所述染料盒侧壁开设的圆孔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塞,从而防止染料从圆孔内流出,防止了染料与空气接触并被空气污染,还可以对送料针进行杀毒灭菌,防止患者出现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肿瘤放疗用定位针。
背景技术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 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大约7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在国内,通常肿瘤癌症病人在放疗过程中,由于事先要对放疗的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现行的技术中一般都是使用体表画标记,但是体表画标记缺陷很多:例如:体表画标记染料因为长期的摩擦、汗水而脱落丢失;放疗期间,尤其是夏天,为防止体表标记丢失,患者不能每天洗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放疗期间患者要多次来病房划线,增大了患者负担,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授权公告号为“CN 207734471 U”,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肿瘤用放疗定位针”,其结构包括定位针本体,所述定位针本体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针尾部、针体部和针头部,在所述针尾部、针体部和针头部的外部安设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前部、壳体体部和壳体后部,在所述壳体前部上可拆卸式的安设有染料盒,该专利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但是该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该专利通过手动按压定位针本体,将定位针刺破人体皮肤表层内,并将定位针内的染料注射到皮肤内,由于手动按压定位针不易控制定位针刺进皮肤的深度,若刺进皮肤较浅时,染料会随伤口上结痂一起脱落,若刺进皮肤较深时,会加重患者的疼动感;
(2)该专利通过针尖将染料盒上的圆孔戳破并将将染料送到皮肤内,当针尖送完染料回到原始位置时,使用后的染料盒内的染料会从染料盒上的圆孔流出来,不仅浪费染料,而且空气会通过圆孔进入到染料盒导致染料被污染,影响下次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放疗用定位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放疗用定位针,包括壳体,分别设置在壳体两端口处的固定座和染料盒,设置在壳体内的送料针以及用于推动送料针的推送机构,所述壳体内部沿其中心轴从左到右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通道一、通道二和通道三,且通道一的口径小于通道二的口径,所述通道三的口径与送料针直径相适配,且送料针的外壁设置有与通道二滑动连接的限位块一,所述送料针靠近固定座的一端固定有与通道一滑动连接的限位块二,且限位块二是由永磁铁材料制成,所述限位块二与设置在固定座内的推送机构连接,且推送机构包括固定在固定座内部底端上与限位块二磁性相同的电磁铁以及一端固定在电磁铁上另一端固定在限位块二上的推送弹簧,所述电磁铁与设置在固定座外壁上的微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通道二纵向侧壁靠近通道三的一端沿送料针向固定座移动的方向设置有用于控制送料针进入皮肤深度的调距机构,且通道二纵向侧壁靠近调距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与微型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灭菌灯,所述染料盒与壳体端口处螺纹连接,且染料盒侧壁开设有与送料针相适配的圆孔,且圆孔上设置有橡胶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壳体位于调距机构的位置处开设有操作窗口,且操作窗口上设置有密封门。
优选的,所述送料针的尖端与注射器针尖相同,且送料针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安艳,未经陈安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00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式秸秆包拆包机
- 下一篇:适用于多层建筑套建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