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70629.9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0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进管 装置主体 加热管 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连续排污 废气 废水 时间增加 锅炉 余热 移动距离增加 余热利用效果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加热层 进水口 曲折形 水接触 水吸收 折叠形 贯穿 热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水口,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贯穿有出水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该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设置有废水进管和加热管,且废水进管的剖面图呈“曲折形”和加热管的剖面图呈“折叠形”,这样能使废水和废气在废水进管和加热管内的移动距离增加,从而增加废水和废气通过废水进管和加热管与装置内水的接触时间,由于接触时间增加,从而使废水和废气内的余热和装置内的水接触时间增加,这也能是水吸收余热的时间更长,从而提高了转租给的余热利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余热是指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主要有高温废气等,余热利用可以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机械功或发电,也可用来供暖或生产热水。
现有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往往余热利用效果差,由于余热和水接触的时间短,导致水吸收的余热的效果差,从而降低装置的余热利用效果,同时现有的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一般净化气体效果差,一般装置使用过滤网净化气体,但是在气体中可能有部分有害气体,这类有害装置无法被过滤网过滤,如果直接排出气体,容易将有害气体排出,从而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余热利用效果和过滤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连续排污余热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贯穿有进水口,且所述装置主体的外表面贯穿有出水口,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上方贯穿有废水进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入端连接有空气净化室,所述空气净化室的一侧贯穿有废气连接管,所述废气连接管的内部一端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空气净化室的内部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旋转轴连接有搅拌板,所述空气净化室的内部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一端连接有废气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废水进管的剖面图呈“曲折形”,且所述废水进管的一端连接有废水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加热管的剖面图呈“折叠形”并排列于加热层的内部上方。
优选地,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操作面板,且所述操作面板分别与气泵、加热器、电机和紫外线灯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外表面均设置有水阀。
优选地,所述搅拌板设置有多块,且多块搅拌板均由光触媒板材料制作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司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70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热能回收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杀菌功能的恒温泳池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