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54742.8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磊;杨建国;余永华;陈育成;穆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杰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件 低速机 燃烧室 缸盖 感知 排气阀 零部件 缸套 活塞 温度场 温度场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封装 温度场测试 采集装置 测点布置 信号集成 船用 走线 集成采集装置 通用活塞 通用的 省时 省力 机型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装置,包括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感知试验件和信号集成采集装置,感知试验件包括活塞、缸盖、缸套和排气阀温度场感知试验件,信号集成采集装置包括活塞、缸盖、缸套和排气阀无线和有线信号的集成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点布置、走线和传感器封装等措施,针对某种机型的低速机,只需研制一套通用的活塞、缸盖、缸套和排气阀感知试验件,在各个试验件上完成测点布置、走线和传感器封装等工作,当需要对该系列低速机进行温度场测试时,只需将该低速机相应的零部件换成研制的通用活塞、缸盖、缸套和排气阀感知试验件,即可快速进行温度场测试试验,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低速机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是低速机研制开发、型式认可试验和升级改造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测试分析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可评价其热负荷分布和和工作可靠性。
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测试主要有硬度塞法、易熔合金法、联动传动机构法和无线遥测法等,上述方法可完成运行过程中各部件的温度测试,但对于燃烧室零部件温度梯度等方面功能不够,且在上述方法形成测试系统中均未研制专用具有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感知试验件,温度场测试数据分析的效率较低。因此,需在之前的基础上,研制出燃烧室活塞、缸套、缸盖和排气阀零部件温度场感知试验件方案,利用无线和有线温度测试方法,集成运动件和固定件的温度信号,实现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高效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装置,它研制出燃烧室活塞、缸套、缸盖和排气阀零部件温度场感知试验件方案,利用无线和有线温度测试方法,集成运动件和固定件的温度信号,实现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高效测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低速机燃烧室零部件温度场测试装置,包括:
温度场感知试验件,包括活塞感知试验件、缸盖感知试验件、缸套感知试验件和排气阀感知试验件,各个感知试验件内部已嵌入感知温度的热电偶传感器,且封装牢固,满足燃烧室工作条件要求,并设置外部温度信号传输接口;
信号集成采集装置,包括活塞无线采集装置以及缸盖、缸套和排气阀有线采集装置,实现无线和有线信号的集成采集。
上述方案中,所述活塞感知试验件的测点设置于活塞顶和第一道活塞环槽的上部和下部,每个测点钻通孔,通孔直径根据活塞尺寸确定,且大于热电偶传感器直径的2倍,每个测点孔内安装两个热电偶传感器,且在孔径方向设置距离差,实现温度梯度的测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盖感知试验件的测点按垂直方向分层布置,每个测点钻盲孔,盲孔直径根据缸盖尺寸确定,且大于热电偶传感器直径的2倍,每个测点孔内安装两个热电偶传感器,且在孔径方向设置距离差,实现温度梯度的测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缸套感知试验件的测点按缸套轴线方向布置若干层,布置原则:燃烧室至缸套扫气口部位层数从密集到稀疏,总层数≤10,每个测点钻盲孔,盲孔直径根据缸套尺寸确定,且大于热电偶传感器直径的2倍,每个测点孔内安装两个热电偶传感器,且在孔径方向设置距离差,实现温度梯度的测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阀感知试验件的测点设置于阀盘的上面和下面,排气阀阀杆从阀盘中心钻直盲孔,上部钻斜盲孔,两盲孔在排气阀阀杆上部相交,用于将热电偶传感器引线。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阀感知试验件上部铣有轴向槽,轴向槽长度大于气阀升程,排气阀壳上布置钻有定位孔和引线孔,定位孔用于固定定位销,定位销可插入轴向槽,用于约束排气阀周向转动,引线孔用于排气阀热电偶传感器的引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54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主轴全工况加载与性能检测装置
- 下一篇:负载实配测试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