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941328.3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4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奔;邓海华;彭亮;谷伟;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 |
| 代理公司: | 11120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周蜜;仇蕾安 |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格栅 自容式传感器 固定板 临时固定 水下管道 垫片 管夹 紧贴 测试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 垂直面板 水平面板 支撑装置 进出口 槽道 测量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属于测试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管夹和垫片。垫片紧贴在水下管道进出口格栅靠近管道内侧安装,固定板的垂直面板紧贴格栅靠近管道外侧安装,保持固定板的水平面板水平;管夹与固定板水平面连接;若干个管夹连接后中部形成的槽道固定安装自容式传感器。所述装置利用水下管道进出口格栅的结构特点,可提供利用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的临时固定支撑,与自容式传感器结合使用可实现管道进出口处温度、流量等信息的临时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主要适用于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的临时固定,属于测试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管道进出口处温度、流量等信息的测量可以对流量泵及换热器的运行效率及性能进行评估。目前测试手段是对管道进行开孔或截断,然后插入相应的传感器,这种测量形式适合对管道内信息进行实时长期监测,对于临时测量的话存在两个不足:一是破坏了管道结构,而是安装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利用水下管道进出口格栅的结构特点,可提供利用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的临时固定支撑,与自容式传感器结合使用可实现管道进出口处温度、流量等信息的临时测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板、管夹和垫片。
所述固定板为由水平面板和垂直面板成90°构成的一体结构;可在固定板的水平面板上设置与管夹上的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在固定板的垂直面板上设置与垫片上安装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时垂直面板上的安装孔位于格栅的隔板间。
优选固定板的垂直面板左、右和下部边缘设有若干垂直于垂直面板且朝向格栅一侧的耳帽,用于使固定板进一步稳定固定在格栅上,以防止固定板左右及上下晃动。
管夹由上下对称的两个中部具有凹槽的结构件组成,凹槽形式与自容式传感器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结构件两边还可设置安装孔。
垫片上可设置安装孔,安装时安装孔位于格栅的隔板间。优选垫片左右边缘设有若干垂直于安装孔一面且朝向格栅一侧的耳帽,用于将垫片进一步稳定固定在格栅上,以防止垫片左右晃动。
垫片紧贴在水下管道进出口格栅靠近管道内侧安装,固定板的垂直面板紧贴格栅靠近管道外侧安装,保持固定板的水平面板水平;管夹与固定板水平面连接;若干个管夹连接后中部形成的槽道固定安装自容式传感器。优选管夹与自容式传感器接触面间设有一层橡胶垫,防止管夹摩擦对自容式传感器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垫片紧贴在水下管道进出口格栅靠近管道内侧安装,固定板的垂直面板紧贴格栅靠近管道外侧安装,用螺栓先穿过垫片的安装孔及格栅隔板的间隙,然后穿过固定板垂直面板上的安装孔,最后用螺帽紧固,保持固定板的水平面板水平;用螺栓先穿过管夹的安装孔,然后穿过固定板水平面板上的安装孔,最后用螺帽紧固;自容式传感器表层缠绕有一层橡胶垫。
根据耐压、耐高温、耐海洋环境等具体需求,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的材料可以由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制造。
根据采集需求,利用自容式传感器采集管道进出口处温度、流量等信息,采集结束后,将自容式传感器取下与笔记本电脑连接,导出数据进行后续分析。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格栅处自容式传感器临时固定支撑装置,所述装置安装在管道出口的格栅处,与自容式传感器结合使用,实现管道内信息的临时测量,不需要破坏管道结构,安装位置灵活,对管道进出口流场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941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