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精馏制备甲酸甲酯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3529.2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6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江;刘辉;成洁;谢省宾;魏东旭;胡清;李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67/08 | 分类号: | C07C67/08;C07C67/54;C07C69/06;B01D3/00;B01D3/14;B01J8/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12201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小艳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酸甲酯 催化精馏塔 精馏塔 甲醇进料口 预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 混合物出口 催化精馏 塔底液 预反应 精馏分离过程 制备甲酸甲酯 产品出口 出口连接 含酸废水 原料进口 耦合 塔顶液 甲酸 两路 收率 塔顶 废水 进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催化精馏制备甲酸甲酯的装置,包括:预反应器、催化精馏塔和甲酸甲酯精馏塔,所述预反应器设有甲酸和甲醇进料口以及预反应后混合物出口,所述预反应混合物出口与所述催化精馏塔原料进口相连;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塔顶液相流股出口连接到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进口,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塔底液相流股为含酸废水;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顶设有甲酸甲酯产品出口,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底液相流股分成两路,一路与催化精馏塔甲醇进料口连接,一路与预反应器甲醇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催化精馏将反应过程与精馏分离过程有机的耦合在一起,可实现甲酸甲酯的收率达到97.0%以上,废水酸含量降到15pp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酸甲酯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精馏制备甲酸甲酯的装置。
背景技术
甲酸甲酯(methylformate,MF)是重要的甲醇衍生物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具备下列优点: (1)可以经济有效地大规模生产;(2)下游产品多,特别是大吨位产品;(3)甲酸甲酯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被喻为万能中间体,可衍生出的反应有50多个,广泛用于有机化工产品的合成。
甲酸甲酯的生产方法之一是甲醇酯化法,反应式为:
HCOOH+CH3OH→HCOOCH3+H2O
国内采用甲醇酯化的生产厂家多数为间歇生产装置,由于MF的酯化反应是平衡反应,间歇生产装置的缺点是平衡转化率低、分离能耗高、同时产生大量含酸废水。因此急需发展连续化、低污染的新装置替代传统的间歇生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化精馏制备甲酸甲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催化精馏制备甲酸甲酯的装置包括:预反应器、催化精馏塔和甲酸甲酯精馏塔,所述预反应器设有甲酸和甲醇进料口以及预反应后混合物出口,所述预反应混合物出口与所述催化精馏塔原料进口相连;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塔底设有再沸器,塔顶设有冷凝器;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塔顶液相流股出口连接到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进口,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塔底液相流股为含酸废水;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底设有再沸器,塔顶设有冷凝器;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顶设有甲酸甲酯产品出口,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顶液相流股为甲酸甲酯产品,所述甲酸甲酯精馏塔的塔底液相流股分成两路,一路与催化精馏塔甲醇进料口连接,一路与预反应器甲醇进料口连接。
所述预反应器甲酸与甲醇质量比为1:0.5~2。
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催化精馏段装有催化精馏模块,优选磺酸树脂作为催化剂。
所述催化精馏塔的反应段上段与反应段下段进料的甲醇质量比1:0.2~0.8。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催化精馏将反应过程与精馏分离过程有机的耦合在一起,在化学反应进行的同时将生成的产物-醇分离出反应体系,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可实现甲酸甲酯的收率达到 97.0%以上,废水酸含量降到15ppm以下,微量有机物,从而达到废水零排放。
2、本实用新型装置利用预反应器将甲醇和甲酸进行初期反应,减少了催化精馏塔的反应负荷,有效降低设备投资。该装置具有连续操作、工艺流程简单和无环境污染等优势,该方法利用催化精馏技术制备甲酸甲酯,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
3、本实用新型工艺实现了连续操作、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无废水,改善甲酸甲酯生产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4、本实用新型利用催化精馏技术,在化学反应进行的同时将生成的产物(挥发度较低)分离出反应体系,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因此本装置可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并进一步提高产物的收率,连续化生产工艺还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3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乙基蒽醌生产过程中BE酸连续高效脱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尾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