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变压器的自取能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82840.5 | 申请日: | 2018-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1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曹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金刚 |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M7/219;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49 | 代理人: | 李舜江 |
| 地址: | 276825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变压器 超声波发生器 蓄电池 红外线探头 温度传感器 取能线圈 保护箱 蜂鸣报警器 防护装置 逆变器 本实用新型 蜂鸣警报器 自取能电路 控制电路 输出端 箱内壁 外壁 串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变压器的自取能防护装置,包括直流变压器、保护箱、温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红外线探头和超声波发生器,直流变压器安装在保护箱内,温度传感器设在保护箱内壁上,红外线探头设在保护箱外壁上,超声波发生器和蜂鸣警报器设在保护箱顶部;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自取能单元,自取能单元包括取能线圈T和蓄电池BT,所述直流变压器内设有逆变器,取能线圈T串联在逆变器的输出端上,取能线圈T和蓄电池BT通过自取能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BT、温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红外线探头和超声波发生器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直流变压器的自取能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直流变压器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输出稳压的DC-DC变换器和输出电压随输入调节的“直流变压器”。直流变压器和交流变压器类似,将一种直流电压变换成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压;通过高频斩波、变压器隔离、高频整流来实现一种直流电压到与之成正比的另一种或多种直流电压的变换,可用于功率传输和电压检测等场合。
但是,现有的直流变压器,尤其是内部的高频功率单元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巨大,需要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实时监控直流变压器的工作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器件的损坏。由于温度传感器和报警装置的工作电压和直流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匹配,需要铺设专用供电回路或直接采用电池供电,并且通常单一取用电压或电流作为电能来源,供电可靠性低。
另外,在寒冷的天气,直流变压器释放出的热量,极容易引来蛇鼠等动物靠近筑巢。小动物可能会破坏内部线路,造成火灾;也可能破坏内部设备,造成变压器无法正常使用。虽然维护人员会定期进行全面检查,但是无法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仍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工作寿命长的用于直流变压器的自取能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直流变压器的自取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变压器、保护箱、温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红外线探头和超声波发生器,直流变压器安装在保护箱内,温度传感器设在保护箱内壁上,红外线探头设在保护箱外壁上,超声波发生器和蜂鸣警报器设在保护箱顶部;所述保护箱内还设有自取能单元,自取能单元包括取能线圈T和蓄电池BT,所述直流变压器内设有逆变器,取能线圈T串联在逆变器的输出端上,取能线圈T和蓄电池BT通过自取能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BT、温度传感器、蜂鸣报警器、红外线探头和超声波发生器通过控制电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自取能电路包括:取能线圈T的输入端串联在逆变器的输出端上,取能线圈T的输出端与整流桥UR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桥UR的输出端正极与蓄电池BT的正极连接,整流桥UR的输出端负极与蓄电池BT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蓄电池BT上还设有过充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蓄电池BT的正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的第二端、二极管D1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蓄电池BT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蜂鸣报警器的第一端、红外线探头的第一端、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第一端连接,蜂鸣报警器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的第一端连接,红外线探头的第二端和继电器K2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K2-1的第二端和超声波发生器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第二端、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K1-1的第二端、继电器K2的第二端、超声波发生器的第二端分别与蓄电池BT的负极连接。
进一步,所述保护箱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保护箱的侧壁上还设有拖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金刚,未经曹金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828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