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水流线虫分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854787.8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1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轩武;李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轩武;李华辉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全***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线虫分离器 高速水流 分离液 滤网 筒体 体内 圆筒形滤网 开口结构 上端开口 出液管 可转动 浸没 上端 底壁 松材 线虫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水流线虫分离器;很好的实现了对松材内部的线虫快速、高效的分离;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圆筒形滤网,滤网的上端为开口结构,筒体内设有分离液,滤网浸没在分离液内,筒体的底壁上连接有出液管;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虫分离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速水流线虫分离器。
背景技术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线虫可以说是松材最致命的疾病,为了避免线虫对松材的危害,对松材线虫的预防必不可少,此外在海关检验中,防止入境松材携带线虫也是直接影响境内松树安全的重要关卡,因此对松材线虫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线虫是非常小的微生物,人用肉眼无法观察到,通常需要采用专用仪器进行观察检测,此外线虫存在于松材内部,在检测时,需要首先将松材劈成木条,并浸泡在水中使线虫与松材分离后进行检测,现在的松材线虫分离采用的均是松材浸泡在水中进行自行分离,这样虽说比较方便,但是线虫的分离时间较长,同时分离效果不是很好,在海关检验中工作效率尤为低下。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对线虫进行快速分离,提高工作效率的线虫快速分离器是尤为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速水流线虫分离器;很好的实现了对松材内部的线虫快速、高效的分离。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内设有可转动的圆筒形滤网,滤网的上端为开口结构,筒体内设有分离液,滤网浸没在分离液内,筒体的底壁上连接有出液管。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很好的实现了对松材内部的线虫快速、高效的分离,对林业防护,海关检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1,筒体1内设有可转动的圆筒形滤网2,滤网2的上端为开口结构,筒体1内设有分离液3,滤网2浸没在分离液3内,筒体1的底壁上连接有出液管4。
为了实现滤网2的转动,所述的滤网2安装在筒体1的内部,滤网2的下端连接有驱动轴5,驱动轴5的下端贯穿筒体1底壁并置于筒体1的下部,驱动轴5的下端连接至驱动电机6。
为了防止松材在滤网2内转动过程中脱离,所述的滤网2的上端设有盖板7。
为了便于对分离液3进行收集检测,所述的出液管4的外侧一端伸入收集桶9内,出液管4上设有阀门8。
为了使滤网2的转动更加稳定,所述的筒体1的底壁上安装有与驱动轴5相配合的轴承10,筒体1的底壁上安装有与轴承10相配合的轴承端盖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轩武;李华辉,未经刘轩武;李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854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标本制作打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定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的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