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乌鱼自动投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8651.0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刚;杨凡;程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投料盒 滑轨 推杆 本实用新型 自动投料机 电机 对称设置 推动机构 移动机构 出料口 连接杆 螺纹段 外螺纹 滚轮 圆柱形中空结构 电机驱动 方案解决 分料机构 滑动设置 鱼苗生长 不均衡 出料管 光滑段 内螺纹 壳体 内壁 投食 外壁 咬合 转动 鱼塘 相通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乌鱼自动投料机,包括有投料盒、移动机构、滑轨和推动机构;投料盒的壳体为圆柱形且投料盒内设置有分料机构;投料盒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出料口;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移动机构包括有两根对称设置在投料盒外壁上的连接杆和设置连接杆底部的滚轮;滚轮滑动设置在滑轨内;推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鱼塘一侧的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推杆;推杆包括有螺纹段和光滑段;螺纹段靠近第一电机一侧且表面上加工有外螺纹;滑轨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一段与滑轨相通的圆柱形中空结构且内壁设置有与推杆外螺纹相咬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投食不均造成鱼苗生长不均衡的问题;以及人工抛食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乌鱼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乌鱼自动投料机。
背景技术
乌鱼,又名黑鱼、生鱼等,属鲈形目;苗种培育池面积以0.2-0.4亩,水深0.5-1.0米为宜;由于鱼苗具高度集群的习性,鱼苗大都集聚在一起;投饵时游弋于群体中心和体弱的鱼苗,获食机会相对较少,造成摄食情况良好的苗全长可达3.5-3.8厘米,体弱的仅为2.3-2.7厘米,甚至会造成特别体弱的鱼苗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营养饲料而死亡的问题;另外,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几个人员将饲料搬运到鱼塘边,然后人工抛散在鱼塘里导致所需人员较多且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乌鱼自动投料机,解决由于鱼苗具高度集群的习性,投饵时游弋于群体中心和体弱的鱼苗,获食的机会相对较小,造成鱼苗生长不均衡甚至会造成特别体弱的鱼苗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营养饲料而死亡的问题;以及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每天都需要几个人员将饲料搬运到鱼塘边,然后人工抛散在鱼塘里导致所需人员较多且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乌鱼自动投料机,包括有投料盒、设置在投料盒下方的移动机构、设置在育苗池上的滑轨和推动移动机构在滑轨内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投料盒的壳体为圆柱形且所述投料盒内设置有分料机构;所述投料盒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两根对称设置在投料盒外壁上的连接杆和设置连接杆底部的滚轮;所述滚轮滑动设置在滑轨内;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鱼塘一侧的第一电机和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的推杆;所述推杆包括有螺纹段和光滑段;所述螺纹段靠近第一电机一侧且螺纹段表面上加工有螺纹;所述滑轨靠近第一电机一侧设置有一段与滑轨相通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内壁设置有与推杆外螺纹相咬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倾斜设置在育苗池上方且滑轨远离第一电机一端较高;所述推杆的螺纹段和光滑段一体成型;所述推杆光滑段处的外径较螺纹段处的外径小;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远离第一电机一侧的末端还设置有弹性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机构包括有位于投料盒顶部的第二电机、设置在投料盒内的转轴和固定在转轴底端的刮料板;所述转轴由第二电机驱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底端固定套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壁上对称连接两个刮料板;所述刮料板为扇形板;所述刮料板底部设置有若干锥形齿;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料管底端向外倾斜延伸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落料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投料盒内设置有分料机构,分料机构将投料盒内的饲料分散均匀,并从投料盒底部对称设置的出料口均匀输出,通过出料管将饲料进一步输出至更远的范围,扩大投饵范围,提高鱼苗均匀获食的几率;
2、通过电机驱动推杆,推杆驱动滚轮在滑轨内滑动,使得投料盒能够沿着滑轨的方向进行移动,极大地减少人工投饵的频率,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8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