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大动脉创伤止血材料与器械封堵性能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32214.8 | 申请日: | 2018-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7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葛隽;杨磊;林潇;杨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创口 创伤止血 体外模拟 显示装置 硅胶管 导流 封堵 储液箱 测试 器械 创伤 测量 孔洞 液面高度测量 液体输出端口 液体体积测量 本实用新型 电子蠕动泵 测试装置 定量控制 连接管道 限流开关 压力测量 液体存储 液压测量 依次连接 止血材料 三通管 液体量 储液 管壁 联通 出血 流出 穿过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大动脉创伤止血材料与器械封堵性能的装置。测试装置储液箱的液体输出端口依次连接限流开关和电子蠕动泵,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液压测量端连接压力测量、显示装置和导流硅胶管,导流硅胶管插入并穿过体外模拟创口模型,通过连接管道与储液箱联通;处于体外模拟创口模型内的导流硅胶管的管壁上开有模拟大动脉创伤的切口或孔洞;液面高度测量、显示装置用于测量、显示储液箱内的液体存储量;液体体积测量、显示装置用于测量、显示经体外模拟创口模型流出的液体量。该装置能定量控制并模拟大动脉创伤时的出血情况,对大动脉创伤止血材料的封创性能进行科学的测试与评价,为开发具有封堵性能的止血材料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医用材料及器械的性能作出评价的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动脉创伤止血材料与器械的封堵性能的测试装置,属医用生物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出血是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其也是创伤救治和外科手术中威胁伤病员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由于新兴止血材料的应用与电刀的发明,外科医生对于手术过程中的止血有了良好的办法。但是,受到创伤合并大血管损伤后出血的急救,其效果依然不尽人意。创伤后1小时是止血救治的“黄金时间”。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在此时间内控制出血,80%以上伤病员的生命能够得到充分救治。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止血,对提高患者的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动脉相对于静脉,具有更大的压力,因此动脉出血更加难以控制,这也是止血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致命创伤、外科手术中的失误操作都会导致动脉出血的发生。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新型止血材料在临床急救与手术中得到应用,主要包括:1.天然高分子止血材料,如微纤维胶原(MFC);2.合成高分子止血材料,如氰基丙烯酸酯类;3.无机类止血材料,如矿物沸石;4.凝血酶类材料,如Floseal®止血蛋白凝胶。不同的止血材料具有不同的止血机制。
目前常见的止血材料体外有效性实验评估有以下几种:
1. 试管法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是指血液自离体与异物面接触至凝固所需的时间。血液离体后,接触带负电荷的表面(玻璃器材)时,Ⅻ因子被激活,其后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活化,最后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而凝血。CT 的长短主要与血液中各种凝血因子的含量和功能、血液中凝血因素及抗凝血因子的活性有关。测定CT 是受试药物对凝血机制有无影响而必须进行的第一个实验。常用的全血CT 测定方法有试管法、凝血板法、玻片法、毛细玻管法。
2. TEG血栓弹力图实验。TEG血栓弹力图的原理是基于凝血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否形成血凝块,和血凝块的物理特性(形成速率、血凝块强度和稳定性)决定是否具有正常凝血功能。TEG是以细胞学基础为模式,在短时间内用少量全血模拟体内的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从而全面监控凝血因子、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参与的凝血过程全貌。其主要参数包括:R值(凝血因子反应时间),K值(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α角(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MA(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和Vmax(最大凝血速率)。
上述针对止血材料的体外实验评价方法所采用的体外凝血实验与TEG血栓弹力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急救的情况下,止血材料的凝血性能对于急救止血无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止血材料较强的封堵性能能够有效防止血液的大量流出,加速血凝块的形成,进而达到急救止血的目的。目前,对于止血材料的封堵性能评价主要依赖于动物体内实验,受限于实验经费与实验技术,大多数体内实验的模型主要来源于大鼠、兔等小型动物;小型动物的血管相对人类较细,其血压相对人类低,因而模拟的情况大相径庭。如何对止血材料的性能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尤其是在急救止血的过程中,除了止血材料的止血作用外,压迫封堵止血对于大血管的出血仍然可以起到良好的功效。目前,对于止血材料的封堵性能采用体外实验作出全面的评价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体外测试大动脉创伤止血材料与器械封堵性能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32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浸翻转振荡器
- 下一篇:一种砷烷气体吸收过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