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性元器件自动成型机的夹料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721059.X | 申请日: | 2018-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25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豆宏春;杨志;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宁瑞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杨洪婷 |
| 地址: | 6221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手 磁性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 自动成型机 机械手指 夹料机构 弹性片 上表面 卡块 空槽 多重固定 机械手臂 技术效果 前端设置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一次成型 移动磁性 移动组件 良品率 元器件 抵接 固接 引脚 成型 自动化 贯通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性元器件自动成型机的夹料机构,其包括用于固定和移动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以及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机械手包括上机械手、下机械手和机械手臂;上机械手前端开有贯通上机械手的空槽,空槽中设置有卡块,卡块顶部连接有弹性片,弹性片的另一端固接于上机械手的上表面;下机械手前端设置有机械手指,机械手指的上表面与上机械手的底部抵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成型多组磁性元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变相提高了效益;同时,其对磁性元器件进行多重固定,提高了磁性元器件引脚成型的精度,实现了高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元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性元器件自动成型机的夹料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常在磁性元器件插接使用前需要对磁性元器件的引脚进行成型、切脚处理,从而保证磁性元器件的引脚形状和尺寸满足插接的要求,进而保证插接精度,确保焊接稳定性,避免发生插接脚接触不良、短路甚至是烧机事故的发生。
在磁性元器件的加工成型过程中,需要将磁性元器件依次序、有间隔的送到磁性元器件的成型设备中,而在此过程中,对于磁性元器件的正确无损夹料,是实现高良品率成型的前提条件。现有的磁性元器件夹料机构,成型磁性元器件时,夹料速度慢,自动化程度太低,影响生产效率,人工成本高,增加成本的投入;另外,磁性元器件固定效果差,夹持力度过大容易引起磁性元器件的损坏,影响引脚成型精度,一致性差,良品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磁性元器件自动成型机的夹料机构,其自动化程度高,一次成型多组磁性元器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变相提高了效益;同时,其对磁性元器件进行多重固定,提高了磁性元器件引脚成型的精度,实现了高良品率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性元器件自动成型机的夹料机构,其包括用于固定和移动磁性元器件的机械手以及用于驱动机械手的移动组件。
其中,具体地,所述机械手包括上机械手、下机械手和机械手臂;所述上机械手前端开有贯通上机械手的空槽,空槽中设置有卡块,卡块顶部连接有弹性片,弹性片的另一端固接于上机械手的上表面;所述下机械手前端设置有机械手指,机械手指的上表面与上机械手的底部抵接。
具体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沿送料方向设置的丝杠,丝杠的端部连接有驱动电机,丝杠上套设有滑块,滑块上侧固接有气缸承台,气缸承台上垂直于送料方向设置有三组气缸组件,由成型机进料端开始依次为夹料气缸A、夹料气缸B和夹料气缸C;所述夹料气缸A、夹料气缸B和夹料气缸C的输出端均连接有相应的机械手臂,机械手臂下侧均固接相应的滑动组件;所述机械手臂的上部垂直设置有夹料气缸D,夹料气缸D的输出端固接于上机械手和下机械手的尾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臂为L字型,其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与相应的夹料气缸输出端连接,竖直部上端垂直设置有所述夹料气缸D。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指与下机械手的连接处呈弧形面。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指和上机械手的接触端均设置有便于其穿插磁性元器件的斜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指的底部设置成便于在冲模中滑行的V型。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顶部两侧设置有呈台阶状突出的耳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臂的水平部上设置有挡块A,气缸承台324上相邻两组夹料气缸的输出端行程终点之间设置有挡块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宁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宁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721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