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697301.4 | 申请日: | 201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辉;李厚亨;梁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德普浮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24 | 分类号: | E01D15/24;E01D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桥 活动引桥 引桥 水位变化 滚轮 斜坡 本实用新型 铰接形式 上下浮动 上下滚动 水位落差 定位桩 钢撑杆 上底板 接杆 坡度 水位 滚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包括钢接杆、面板、定位桩和活动引桥,当浮桥随着水位变化上下浮动的过程中,传统引桥的岸上铰接形式处于水位变化过大情况下难以使用,活动引桥上底板依靠滚轮在斜坡面上滚动,让整个浮桥能在不同水位情况下使用,由于规范要求引桥坡度原因,采用岸上滚轮的形式,灵活性增加,水位变化的过程中,滚轮则会在斜坡处上下滚动,从而实现不同水位落差时浮桥仍能正常使用,增加稳定性,降低局限性,同时也能避免引桥上下变动时与岸缘之间的碰撞;通过钢撑杆对浮桥进行加固,对浮桥整体进行固定,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桥接岸结构,具体是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
背景技术
引桥,指的是位于主桥两端、代替高路堤的桥梁跨段。连接码头与陆域的桥式建筑物。引桥:建造水上桥梁时,为了让桥下能顺利通行大型船只,桥孔下必须留有足够的净空高度,这样就必须把桥造得高一些。桥造高了,桥与两岸间的坡度就会增加,这将严重地影响上下桥面的交通。引桥就是桥和路之间的“过渡”,把路面逐渐抬高或逐渐降低,使车辆能平缓地上下桥面。
现有引桥都过螺栓或紧固件与码头和陆域固定连接,由于轮船行驶靠岸过程产生水强烈拨动,从而来回冲撞引桥,影响螺栓或紧固件牢固性,且对引桥外侧壁碰撞产生磨损,安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动引桥接岸结构,包括钢接杆、面板、定位桩和活动引桥,所述活动引桥由U形杆、支撑梁、横梁、底板和弧形扶杆组成,底板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U形杆,U形杆的两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扶杆,U形杆内部两侧壁通过若干个平行设置的横梁连接,U形杆内部顶侧壁通过若干个支撑梁与底板上表面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梁呈V形,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矩形设置的滚轮,底板一侧壁通过滚轮与斜坡地面接触,面板漂浮水的上表面,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浮箱,面板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栏,面板一侧壁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底板侧壁转动连接,面板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布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钢接杆,定位桩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桩固定在斜坡地面上,钢接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定位桩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栏由立杆和牵引绳组成,立杆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立杆平行设置并且下端面与面板上表面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立杆通过若干个牵引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浮箱外表面刻有刻度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引桥倾斜设置,底板另一侧壁下表面通过滚轮与面板上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板外侧壁连接有封边条,封边条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来回发生晃动活动引桥,灵活性增加,受到水流拨动冲压过程,能够缓冲产生碰撞力,提高使用寿命,当浮桥随水位变化上下浮动时,滚轮则会在斜坡处上下滚动,从而实现不同水位落差时浮桥仍能正常使用,降低局限性,同时也能避免引桥上下变动时与岸缘之间的碰撞;
2、通过纲接杆对面板进行加固,防止面板左右移动,降低连接杆连接处销轴受到扭力影响,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动引桥接岸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引桥接岸结构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德普浮桥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德普浮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97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浮箱布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引桥承台新型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