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过充保护的USB接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74157.2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正鸿泰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7/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击穿 电压比较器 外接设备 串联 本实用新型 电池正极 分压电阻 过充保护 外接电源 继电器 电池 继电器线圈串联 过充保护电路 正极 反相输入端 输出端连接 同相输入端 防止移动 负极连接 切换开关 设备电池 泄放电阻 接地 发射极 公共端 过充 元器件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充保护的USB接口,分压电阻与第一击穿管串联,分压电阻与第一击穿管的公共端连接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外接设备的电池正极,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连接PNP三极管基极,PNP三极管与继电器线圈串联,继电器的切换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外接设备的电池与外接电源串联,外接设备的电池正极还分别与NPN三极管集电极、第二击穿管负极连接,第二击穿管正极与所述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泄放电阻接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USB接口设置过充保护电路,其结构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对外接设备的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移动电源对外接设备电池过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USB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过充保护的USB接口。
背景技术
USB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USB接口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功能。现如今,外接设备的充电常通过USB接口作为媒介,例如,利用移动电源给外接设备充电,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
由于充电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外接设备充电是否过满的问题,长期以往,进而导致外接设备电池由于过充而引发的电池寿命缩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过充保护的USB接口,通过在USB接口设置过充保护电路,对外接设备的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移动电源对外接设备电池过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过充保护的USB接口,包括内置于USB接口的过充保护电路,所述过充保护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分压电阻、第一击穿管、电压比较器、PNP三极管、继电器、NPN三极管、第二击穿管、泄放电阻;
供电电源与分压电阻一端连接,分压电阻另一端与第一击穿管负极连接,第一击穿管正极接地,分压电阻与第一击穿管的公共端连接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外接设备的电池正极,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连接PNP三极管基极,PNP三极管发射极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继电器的切换开关与外接电源串联连接,外接设备的电池与所述外接电源串联,外接设备的电池正极还分别与NPN三极管集电极、第二击穿管负极连接,第二击穿管正极与所述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泄放电阻接地。
优选地,所述过充保护电路还包括限流电阻,限流电阻一端与所述PNP三极管发射极连接,其另一端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为常开型继电器。
优选地,所述过充保护电路还包括可调变阻器,可调变阻器的第一接线柱与分压电阻与第一击穿管的公共端连接,可调变阻器的第二接线柱接地,可调变阻器的滑动接线柱与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充保护电路还包括二极管,二极管正极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二极管负极与继电器线圈另一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型号为LM33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USB接口设置过充保护电路,其结构简单,元器件少成本低,对外接设备的电池进行保护,防止移动电源对外接设备电池过充;在电池电量充足时,通过继电器控制电池与外接电源的断开,且通过泄放电阻对电池进行放电;在电池电量不充足时,通过继电器控制电池与外接电源的连通进行充电,且断开电池与泄放电阻的通路,阻止电池的放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过充保护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正鸿泰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正鸿泰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741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