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33717.X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70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中兴;杨锦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银健康有限公司(新加坡)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吴成开;徐勋夫 |
| 地址: | 新加坡滨海大道1***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端出口 尿液逆流 止流阀 流道 止流器 尿液 伸缩性 本实用新型 薄膜材料 后端接口 细缝 薄膜 尿袋接头 尿管接头 前端接口 前后端面 闭合 传统的 阀接口 进口 尿袋 排出 排尿 感染 贯穿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包括有尿管接头、止流阀以及尿袋接头;该止流阀为薄膜材料,止流阀的前后端面贯穿有流道,该流道具有前端进口和后端出口,该前端进口与上述阀接口相连通,该后端出口呈扁平细缝口;该通道具有前端接口和与尿袋管相连接的后端接口,上述止流阀位于通道内,且流道的后端出口正对于通道的后端接口。通过采用薄膜材料作为止流阀,流道的后端出口呈扁平细缝口,当尿液流经后端出口时,由于薄膜的伸缩性,尿液将后端出口涨开就进行排尿;当尿液完全排出后端出口后,后端出口由于薄膜的伸缩性闭合,防止尿液逆流,避免患者被感染;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其相较传统的止流器能自动防止尿液逆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
背景技术
尿液收集器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导尿管、尿袋、止流器等器械组成。使用这样结构的尿液收集器对无法正常排尿的病患进行尿液收集时,经常发生伴随性泌尿系统感染。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泌尿系统感染占医源性感染的60%-70%左右,导尿管伴随性感染中有2%-4%发展为革兰氏阴性菌败血症,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因使用导尿管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而死亡,所以现在的尿液收集器都会进行设置防止尿液逆流的止流器。
患者的尿液,由导尿管引流出膀胱,经喉管,暂时储存于尿袋。当患者移动或照顾者进行护理时,残留于尿管或尿袋的尿液,位置高于膀胱时,在位能的引导下倒流回膀胱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传统的止流器需要人手关上屈曲喉管以减少尿液回流的机会,本止流器能主动于上述时间关闭阻止尿液回流,并设有抗菌涂层进一步减少细菌入侵膀胱的机会。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止流器需人工关闭,且存在回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尿液逆流的止流器,包括有尿管接头、止流阀以及尿袋接头;
该尿管接头包括有基座、于基座外侧面延伸出的尿管接口以及于基座内侧面延伸出的阀接口,尿管接口与阀接口相贯通;
该止流阀为薄膜材质,且止流阀的内外表面均涂置有杀菌物质,止流阀的前后端面贯穿有流道,该流道具有前端进口和后端出口,该前端进口与上述阀接口相连通,该后端出口呈扁平细缝口;
该尿袋接头的前后端面贯穿有通道,该通道具有前端接口和与尿袋管相连接的后端接口,上述基座与前端接口密封固定连接,上述止流阀位于通道内,且流道的后端出口正对于通道的后端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流阀为一整体一体成型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止流阀包括有相连通的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第一止流阀和第二止流阀的内部形成上述流道,第一止流阀的前端进口与阀接口相连通,第一止流阀的后端出口为扁平细缝口;该第二止流阀整体呈扁平状,第二止流阀套设于第一止流阀的后端出口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止流阀的前端内部和后端内部连接处呈Y型形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尿管接头为宝塔接头,其基座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相对应的,前端接口内壁具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螺纹配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接口为圆柱状,对应的,流道的前端进口呈圆形,前端进口套设于阀接口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尿管接头和尿袋接头均为杀菌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尿袋接头包括有主体部和于主体部后端一体延伸出的尾部,上述前端接口位于主体部上,后端接口位于尾部上,尾部的内壁具有与尿袋管相连接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银健康有限公司(新加坡),未经新银健康有限公司(新加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337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式胃肠科护理用减压管
- 下一篇:医用智能调压吸痰吸引负压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