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核心高效型氢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628904.9 | 申请日: | 2018-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83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树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树勋 |
| 主分类号: | C25B1/06 | 分类号: | C25B1/06;C25B9/06;C25B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板 电解槽 多核心 正极 本实用新型 负极 电解单元 氢气 高效型 氢氧机 氢气产生量 电解回路 电解效率 散热单元 散热效果 体积单元 组合架构 出气量 电解液 间格 内装 周壁 交错 架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核心高效型氢氧机,是在单一电解槽内装设有至少二组的电解单元,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使其在相同体积单元内,增加气体总产生速率,提升电解槽的出气量;且本实用新型使各电解单元是各至少由5片以上的负极电解板、正极电解板,依序交错间格排列所组成的奇数电解板架构组合架构,负极电解板比正极电解板多一片,以增加氢气产出比例;进一步,在电解槽周壁上设有散热单元,使电解液具有快速及均匀的散热效果,二者相辅相成,既大幅提升其电解效率,增加氢气产生量,又提升了氢气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氧机设备领域,尤指一种在单一电解槽内装设有至少二组的电极板组,形成一种多核心的电解回路的氢氧机。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水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所组成,其中,氢原子具有三个同位素,即原子量为1的氢(H)、原子量为2的氘(又称为重氢)与原子量为3的氚(又称为超重氢),自然界的水体中若由氘代替氢结合的水即是氘水,饮用后其水中的氘进入人体将很难代谢出去,且在体内会积存进而产生基因突变;此外,氘的存在也可能造成肿瘤细胞的分裂。因此,饮用氘水对遗传与代谢会有不良的影响。据此,近期已发展出一套应用氢气产生机结合饮用水来产生低氘水的设备,低氘水不仅可以活化免疫细胞、对改善身体代谢以及推迟老化,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另外,以石油作为动能的机动车辆因排放废气,严重破坏地球的生态及大气层;因此,相关业者希望为下一代保留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研发出以氢气器制造氢气,以替代石油来改善空气污染的问题。
氢气机的问世,已对饮用水及机动车辆的技术领域造成革命性的影响;而现有氢气机因设备昂贵且体积庞大,在应用上无法被大众接受,以至于普及率偏低。因此,本申请的目的是如何减小氢气机的体积及大幅降低其制造成本,以及积极寻求如何改善氢气的质量。
基于此,附图1所示是申请人的中国台湾公告第M536671号『氢气产生机』新型专利,其公开一种小体积、低成本的氢气产生机的电解板组,以扩大氢气产生机的应用率,进而对人类健康福祉与地球环境保护有所贡献。如图2所示,申请人以中国台湾公告第M546976号『具双过滤之氢气产生机』新型专利,其公开一种氢气产生机的过滤装置,具有使水溶液及氢气双重过滤,以达清洁及提升氢气质量的功效。申请人上述二件专利,皆为一种小体积的氢氧机,用以解决现有氢氧机体积庞大及成本高的缺失,并有改善氢氧气的质量的效果。上述二件专利其主要构造包括:一电解槽100,一锁定在电解槽100上方之上盖101,以及一电解板组102,是设在该电解槽100内,并位于水溶液(L)中,其是由复数片电解板103所构成,该电解板组102设有安装于该电解槽100外表面之二组电接头104,以及二条与该电接头104连接之导线105,而各别电解板103则设有二组与该导线105连通之导电栓106;以及复数个分布其板面之电解孔(图未示);故当电流流入该电解板103后,则水溶液(L)将被电解板103中之电解孔电解而产生氢气及氧气。
上述二件专利的电解槽100内皆只有一组电解板组102,也就是说只有单一回路;产生气体的过程中,电源提供电极板电解所需的电力,所述的电解液是添加有电解质的水溶液,电解过程中进行2H2O→2H2+O2的反应而产生氢气和氧气,故在同体积的电解槽内,以单一回路电解板组102,若再增加多个电解板103,其实并不会增加影响气体总产生速率。若是在未改变电压差的情况下,氢气和氧气所产生的体积比例为2:1。而一般用于保健的氢氧混合气体,氢气和氧气的比例为65:35最为合适。虽然控制电解板组102的正极和负极的电压差,可以调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比例,让使用者可视个人需求调整氢氧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比例。因单一回路电解板组的气体总产生速率并不会增加,以致影响到电解槽的出气量。此外,电解槽100内的电解液,如果温度过高且无法散热的话,也会影响到电解效率。
因此,如何在相同体积的电解槽内,能增加气体总产生速率,提升电解槽的出气量,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树勋,未经朱树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628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