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测电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65044.9 | 申请日: | 2018-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诺达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笔杆 零线 笔套 火线 挡板 测电笔 隔板 本实用新型 火线指示灯 降压电阻 腔室内部 高安全 指示灯 笔杆顶部 测试触头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金属笔杆 绝缘弹簧 绝缘套 外露 触头 分隔 卡柱 内壁 通孔 压板 检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电笔,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测电笔,包括笔套、火线笔杆和零线笔杆,笔套内壁相对固定有挡板,挡板之间固定有隔板,笔套内部由挡板、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部设有火线降压电阻、火线指示灯,笔套顶部位于火线指示灯上方设有人体触头,第二腔室内部设有零线降压电阻、零线指示灯,挡板通过绝缘弹簧与压板相连,火线笔杆、零线笔杆外均包裹有绝缘套,火线笔杆、零线笔杆顶部均相对固定有卡柱,笔套底部相对设有与火线笔杆、零线笔杆配合的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时容易碰到外露的测试触头、金属笔杆不易更换、不能检测零线好坏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电笔,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测电笔。
背景技术
测电笔也叫试电笔,简称“电笔”,是一种电工工具,用来测试电线中是否带电。笔体中有一氖泡,测试时如果氖泡发光,说明导线有电或为通路的火线。试电笔中笔尖、笔尾为金属材料制成,笔杆为绝缘材料制成。使用试电笔时,一定要用手触及试电笔尾端的金属部分,否则带电体、试电笔、人体与大地之间没有形成回路,导致试电笔中的氖泡不发光,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测电笔不管外型如何其构造原理基本相同,外壳多为塑料绝缘体,里面由金属导体、小灯泡和电阻丝组成。小灯泡中充有一种无色惰性气体(氖气),在电场激发下能产生透射力很强的红光。
然而,现有的测电笔笔头直接外露在空气中,在使用时若操作者不小心接触到外露的测试触头会造成危险,并且金属笔杆不易更换,不能满足各种环境的使用需要。传统测电笔,一般只能检测被测体是否带电,而不能检测零线的好坏,但日常生活中因零线断开而造成用电故障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测电笔,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使用时容易碰到外露的测试触头、金属笔杆不易更换、不能检测零线好坏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安全性能的测电笔,包括笔套、火线笔杆和零线笔杆,所述笔套内壁相对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之间固定有隔板,所述笔套内部由挡板、隔板分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部设有火线降压电阻、火线指示灯,所述笔套顶部位于火线指示灯上方设有人体触头,所述第二腔室内部设有零线降压电阻、零线指示灯,所述挡板通过绝缘弹簧与压板相连;
所述火线笔杆、零线笔杆外均包裹有绝缘套,所述火线笔杆、零线笔杆顶部均相对固定有卡柱,所述笔套底部相对设有与火线笔杆、零线笔杆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笔套底部相对设有与卡柱配合的第一侧通孔,所述笔套内底部相对设有与卡柱配合的侧卡槽,所述笔套底部位于第一通孔周围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通过绝缘弹簧与保护套相连,所述保护套上设有与火线笔杆、零线笔杆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保护套上相对设有与卡柱配合的第二侧通孔,所述第一侧通孔、侧卡槽均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侧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
所述人体触头、火线降压电阻、火线指示灯、火线笔杆由导线依次相连组成火线检测装置,所述零线降压电阻、零线指示灯、零线笔杆由导线依次相连,所述火线笔杆与零线降压电阻通过导线相连组成零线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笔套、隔板、挡板、压板、安装杆、保护套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人体触头呈“T”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周围设有四个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呈“十”字固定在笔套底部。
优选地,所述笔套表面设有橡胶防滑凸点。
优选地,所述火线笔杆端部呈“一”字形,所述零线笔杆端部呈夹子状。
优选地,所述火线指示灯、零线指示灯均为氖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诺达电子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诺达电子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5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