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43694.3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 地址: | 3354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组件 安装板 门锁 门体 连接件 贴合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式 门锁卡 卡接 漏装 转动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安装于门体上,门锁包括:第一锁组件、安装板、连接件和第二锁组件;第一锁组件贴合于门体的一侧;安装板贴合于门体的另一侧;连接件的一端卡接于安装板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板和门体后与第一锁组件相连接;第二锁组件与安装板相连接。采用通过安装板先将第一锁组件固定在门体上,然后再将第二锁组件固定在门体上的安装方式,不仅避免了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漏装零件或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门锁安装的效率,还解决了门锁使用不顺畅及门锁卡死无法转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门锁安装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至图7所示,前锁组件10’上设置有多个锁柱20’,每个锁柱20’上都设置有螺纹孔;使连接件30’穿过后锁组件40’和门体50’后旋紧在螺纹孔中,以使前锁组件10’和后锁组件40’固定在门体50’上;采用此种方式,由于需要将前锁组件10’和后锁组件40’同时固定在门体50’上,因此在将后锁组件40’固定在门体50’上时,需要扶持前锁组件10’,这就增加安装门锁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增大了安装门锁的难度,同时还降低了安装门锁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门锁。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安装于门体上,门锁包括:第一锁组件、安装板、连接件和第二锁组件;第一锁组件贴合于门体的一侧;安装板贴合于门体的另一侧;连接件的一端卡接于安装板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板和门体后与第一锁组件相连接;第二锁组件与安装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将第一锁组件贴合在门体的一侧,同时,将安装板贴合在门体的另一侧;然后,通过将连接件的一端卡接在安装板上,并使连接件穿过安装板和门体后与第一锁组件相连接,以实现通过安装板将第一锁组件安装在门体上;再后,通过将第二锁组件与安装板相连接,以实现将第二锁组件安装在门体上。由于通过安装板即可实现将第一锁组件单独固定在门体上,因此在安装第一锁组件时,就无需第二锁组件的配合,这就降低了安装第一锁组件的操作难度,提高了第一锁组件的安装效率,而且在安装第二锁组件时,由于第一锁组件已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门体上,因此此时也无需扶持第一锁组件,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采用通过安装板先将第一锁组件固定在门体上,然后再将第二锁组件固定在门体上的安装方式,不仅避免了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漏装零件或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门锁安装的效率,还解决了门锁使用不顺畅及门锁卡死无法转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门锁安装的质量。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门锁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锁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多个第一锁柱;多个第一锁柱分别与壳体相连接,多个第一锁柱中任一个上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连接件包括多个第一螺钉,多个第一螺钉穿过安装板和门体后旋紧于第一螺纹孔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将多个第一锁柱分别与第一壳体相连接,并在多个第一锁柱中的任一个上均设置第一螺纹孔;其次,将多个第一螺钉穿过安装板和门体后旋紧于第一螺纹孔中,以实现将第一锁组件固定在门体上;此种方式,结构简单,不仅降低了安装门锁的难度,提高了安装门锁的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采用此种方式,可使第一锁组件更加牢固的固定在门体上,从而提高门锁的安装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锁组件还包括第二锁柱,第二锁柱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锁组件包括第二壳体;门锁还包括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壳体和门体后旋紧于第二螺纹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36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