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X精准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8423.9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60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何香颖;侯雨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晓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喻依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发射装置 测量机构 射线接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成像装置 控制模块 床体 电离辐射 体型数据 医疗设备 电连接 体型 射线 影像 测量 发射 清晰 伤害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X精准成像装置,包括床体、控制模块、X‑射线发射装置、X‑射线接收装置和测量机构,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和X‑射线接收装置均设置在床体上,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位于X‑射线接收装置上方,所述测量机构设置于X‑射线发射装置上,所述测量机构和X‑射线发射装置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测量机构,可实时精准的测量患者的体型,通过患者的体型数据控制X‑射线的精确发射量,保证得到清晰的影像,同时尽量降低患者受到电离辐射伤害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X精准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常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X射线结晶学。
X-射线应用于医学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感光作用和荧光作用。由于X-射线穿过人体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如骨骼吸收的X-射线量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那么通过人体后的X-射线量就不一样,这样便携带了人体各部密度分布的信息,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引起的荧光作用或感光作用的强弱就有较大差别,因而在荧光屏上或摄影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将显示出不同密度的阴影。根据阴影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化验结果和病理诊断,即可判断人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
在进行X-射线诊断时,对于准确获取待拍摄病患所需X-射线辐射质量的需求由来已久,X-射线辐射质量由X-射线球管所控制,主要体现在X-射线源的工作管电压kvp以及工作电流积mA·s。前者决定X-射线球管发出的X-射线的能级,更高的管电压对应更高的X-射线能级,也就对应着更强的X-射线穿透力;后者为电流与时间的乘积,共同决定了发出X-射线的量,更高的电流,更长的时间,对应更多的射线量。其决定了:一.X-射线成像质量;二.病患所接受的X-射线的量。对于前者,合适的穿透力,配上合适的X-射线量,才能产生合适的、清晰的、准确的图像,方便诊断医生诊断;对于后者,更高的能级以及更多的射线量自然会对患者产生更大的伤害。
现存的技术中,有通过使用电离室测量X-射线吸收量来间接指导调整曝光参数的。该技术通过测量多块位于探测器,即X-射线探测接收装置不同方位的电离室对X-射线的吸收量,来“告知”高压发生器,即能量发生装置是否需要继续供能:如果电离室的吸收量低于某个阈值,说明辐射量不够,则“告知”高压发生器继续供能;如果电离室的吸收量达到或大于该阈值,说明辐射量充足或过量,则“告知”高压发生器停止供能。该技术解决了部分问题:可以实时控制X-射线辐射量,即X-射线球管的工作电流积mA·s,但无法控制其辐射质,即工作管电压kvp,且电离室造价昂贵,易损坏,维护成本高,对诊断医师的专业要求极高,这对目前从业人员只拥有相对较低的整体素质的现状是严峻的考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X精准成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X-射线成像设备无法准确控制X-射线辐射质量,以及设备制造成本高昂,易损坏,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式X精准成像装置,包括床体、控制模块、X-射线发射装置和X-射线接收装置,还包括测量机构,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和X-射线接收装置均设置在床体上,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位于X-射线接收装置上方,所述测量机构设置于X-射线发射装置上,所述测量机构和X-射线发射装置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晓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晓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84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