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氟化硫充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36909.9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谢聪乾;涂岳辉;廖嘉维;巫耀发;房英怡;房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0;F17C13/04;H02B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管线 卷线器 充气装置 充气系统 六氟化硫 充气电力设备 本实用新型 盘绕 连通 高空作业安全 工作效率 第一端 充气 费力 伸出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六氟化硫充气系统,属于充气装置技术领域。该六氟化硫充气系统包括充气装置、第一充气管线和第一卷线器,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一端能够与待充气电力设备连通,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二端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装置用于向待充气电力设备充气。第一充气管线与第一卷线器连接,且第一充气管线能够盘绕在第一卷线器上,或者,在第一卷线器上伸出;第一卷线器能够将第一充气管线盘绕在第一卷线器上。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隐患、易损坏设备、充气管线回收过程费时费力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六氟化硫充气系统。
背景技术
为保护电力设备以及使电力设备正常工作,需要使电力设备中的器材之间绝缘。由于六氟化硫气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且六氟化硫气体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及优异的灭弧性能,因此六氟化硫气体经常作为绝缘气体而广泛用于断路器、气封闭组合电容器、高压传输线和互感器等电气设备中。为了使上述电力设备的器材之间绝缘,需要将六氟化硫气体充进电力设备中。
现有的一种六氟化硫充气系统,是先利用人工将充气装置安装在电力设备上,再通过充气管线将气瓶与充气装置连通,最后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充电。
但是,由于充气装置是固定安装在电力设备上的,因此对于位于高空的电力设备,将充气装置安装在高空电力设备上是高空作业,容易产生危险。
同时,由于充气装置的重量较重,因此将充气装置安装在高空中的电力设备上,以及将位于高空中的电力设备上的充气装置拆卸下来均费时费力。且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重量较重的充气装置也容易从电力设备上脱落,进而导致充气装置损坏。
此外,使用现有的六氟化硫充气系统完成充气后,需要回收六氟化硫充气系统中的充气管线,但是目前的充气管线回收过程均是利用人工手动卷线,因此充气管线的回收过程不仅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六氟化硫充气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高空作业安全隐患、易损坏设备、充气管线回收过程费时费力进而降低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氟化硫充气系统,包括充气装置、第一充气管线和第一卷线器;
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一端能够与待充气电力设备连通,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二端与充气装置连通,充气装置用于向待充气电力设备充气;
第一充气管线与第一卷线器连接,且第一充气管线能够盘绕在第一卷线器上,或者,在第一卷线器上伸出;
第一卷线器能够将第一充气管线盘绕在第一卷线器上。
进一步的,六氟化硫充气系统还包括气体容器和第二充气管线;
第二充气管线的第一端与充气装置连通,第二充气管线的第二端与气体容器连通。
进一步的,六氟化硫充气系统还包括第二卷线器;
第二充气管线与第二卷线器连接,且第二充气管线能够盘绕在第二卷线器上,或者,在第二卷线器上伸出;
第二卷线器能够将第二充气管线盘绕在第二卷线器上。
进一步的,六氟化硫充气系统还包括减压阀,气体容器和第二充气管线的第二端均与减压阀连通。
进一步的,六氟化硫充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
第一接头的第一端与待充气电力设备连通,第一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一端连通;
第二接头的第一端与第一充气管线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三接头的第一端分别与充气装置连通,第三接头的第二端与第二充气管线的第一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6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SF6充气的便携式加热装置
- 下一篇:六氟化硫充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