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29296.6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6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文园;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3;H01M10/658;H01F27/22;H01F38/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线圈 电池 充电 支持无线 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 无线充电座 导热层 石墨片 体内 阻挡 传递 外部 配合 | ||
1.一种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置于设备本体内的电池(11)、充电线圈本体(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隔热层(13);
所述隔热层(13)设置于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与所述电池(1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的第一线圈导热层(14),所述第一线圈导热层(14)设置于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与所述隔热层(13)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中框本体(17),所述设备还包括将所述电池(11)、充电线圈本体(12)、及隔热层(13)封装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外壳体(15);
所述第一线圈导热层(14)包括线圈导热部(141),与所述线圈导热部(141)连接的第一线圈散热部(142)和/或第二线圈散热部(143),所述线圈导热部(141)将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线圈散热部(142)和/或第二线圈散热部(143);
所述第一线圈散热部(142)与所述中框本体(17)或所述外壳体(15)连接;
所述第二线圈散热部(143)与所述中框本体(17)或所述外壳体(15)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线圈导热层(16),以及将所述电池(11)、充电线圈本体(12)、及隔热层(13)封装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外壳体(15);
所述第二线圈导热层(16)设置于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与所述外壳体(15)之间。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中框本体(17),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池导热层(18);
所述第一电池导热层(18)设置于所述电池(11)与所述中框本体(17)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池导热层(19);
所述第二电池导热层(19)设置于所述隔热层(13)与所述电池(11)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用于中框本体(17),所述设备还包括将所述电池(11)、充电线圈本体(12)、及隔热层(13)封装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外壳体(15);
所述第二电池导热层(19)包括电池导热部,与所述电池导热部连接的第一电池散热部(191)和/或第二电池散热部(192),所述电池导热部将所述电池(11)传递过来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第一电池散热部(191)和/或第二电池散热部(192);
所述第一电池散热部(191)与所述中框本体(17)或所述外壳体(15)连接;
所述第二电池散热部(192)与所述中框本体(17)或所述外壳体(15)连接。
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3)与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相对的一面在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
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3)为导热率小于预设导热率阈值的薄膜层,或为内部为空腔的中空隔热层。
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支持无线充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圈本体(12)包括线圈以及屏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92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