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液态气体储能的离岸可再生能源输运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07364.9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龙;折晓会;孟原野;彭笑东;金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龙 |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B67D7/02;B67D7/8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吴庭祥 |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气体 离岸 储能 输运系统 循环回路 液态气体存储 本实用新型 传输技术 发电循环 移峰填谷 间歇性 输运 传输 替代 能源 运输 投资 维护 | ||
1.一种基于液态气体储能的离岸可再生能源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气体储能循环回路、能源运输循环回路和液态气体发电循环回路,其中:
所述液态气体储能循环回路包括离岸可再生能源发电场(1)、气体液化平台(2)、第一压缩热储罐(3)、第一液态气体储罐(4)和第一低温冷能储罐(5);所述离岸可再生能源发电场(1)的输出端与气体液化平台(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低温冷能储罐(5)的输出端与气体液化平台(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气体液化平台(2)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压缩热储罐(3)的输入端连接,气体液化平台(2)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一液态气体储罐(4)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能源运输循环回路与所述液态气体储能循环回路共用第一压缩热储罐(3)、第一液态气体储罐(4)和第一低温冷能储罐(5),还包括接驳船(6)、接驳船码头(7)、压缩热接驳车(8)和/或压缩热输送管道(8a)、液态气体接驳车(9)和/或液态气体输送管道(9a)、低温冷能接驳车(10)和/或低温冷能输送管道(10a)、第二压缩热储罐(11)、第二液态气体储罐(12)和第二低温冷能储罐(13);所述第一压缩热储罐(3)、第一液态气体储罐(4)分别通过接驳船(6)运输至接驳船码头(7),再分别通过压缩热接驳车(8)和/或压缩热输送管道(8a)、液态气体接驳车(9)和/或液态气体输送管道(9a)存入第二压缩热储罐(11)和第二液态气体储罐(12)内;所述第二低温冷能储罐(13)通过低温冷能接驳车(10)和/或低温冷能输送管道(10a)运输至接驳船码头(7),再通过接驳船(6)存入第一低温冷能储罐(5)内;
所述液态气体发电循环回路与所述能源运输循环回路共用第二压缩热储罐(11)、第二液态气体储罐(12)和第二低温冷能储罐(13),还包括液态气体发电站(14)、中高压电网(15)、工业用户(16)和居民用户(17);所述第二压缩热储罐(11)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与液态气体发电站(1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另一路直接供给给居民用户(17);第二液态气体储罐(12)的输出端与液态气体发电站(1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液态气体发电站(14)的第一输出端与中高压电网(15)的输入端连接,中高压电网(15)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供给工业用户(16),另一路供给居民用户(17);液态气体发电站(14)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低温冷能储罐(13)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气体储能的离岸可再生能源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液化平台(2)、第一压缩热储罐(3)、第一液态气体储罐(4)和第一低温冷能储罐(5)放置在岛屿或者漂浮平台,或者集成在接驳船(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气体储能的离岸可再生能源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液态气体为液态空气和/或液态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态气体储能的离岸可再生能源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离岸可再生能源为风能、波浪能、潮汐能或者太阳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龙,未经丁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3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金吨桶
- 下一篇:一种电厂储油罐喷淋冷却装置





